最近几年来小龙虾异常火爆,成为了夏季夜宵的主力军。现在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养殖小龙虾的大军,小龙虾养殖的盈亏主要就是取决于小龙虾在市场上的价格。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重点对2018年度我国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状况、特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并对中长期发展形势和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据《报告》测算,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37.5%。
据悉,小龙虾产业总产值中养殖业产值680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284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2726亿元。全年,小龙虾总产量达163.87万吨,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其中,小龙虾稻田养殖占比最大,产量118.65万吨,养殖面积1261万亩。产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湖北81.24万吨、湖南23.76万吨、安徽21.75万吨、江苏16.68万吨、江西11.02万吨,其中湖北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报告分析,未来小龙虾养殖生产将继续增加。事实上,近日记者刚刚从湖北省监利县水产局获得消息,监利计划在3年时间内,将现有约100万亩小龙虾养殖面积拓展到140多万亩,并计划把小龙虾全产业链的综合产值提升到约150亿元。
小龙虾的养殖成本
小龙虾养殖的成本主要由饲料、基建、水草种、药物、肥料、种苗、机械、水电、人工、捕捞设备、租金、利息等组成。
小龙虾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国内市场看,小龙虾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大中城市,北京、武汉、南京、上海、合肥、杭州、常州、无锡、苏州、长沙等城市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近年来,消费区域不断扩展,西南、西北、华南、东北地区消费量逐年上升。从国际市场看,小龙虾国际市场需求也逐年上升。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价格迅速上涨,很多出口企业纷纷转向拓展国内市场。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小龙虾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小龙虾市场供需分析
一、中国小龙虾供给情况
图表:2011-2017年中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及增长趋势分析
数据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研普华数据预测
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至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由26.55万吨增加到85.23万吨,增长了221%;全国养殖面积超过900万亩。2016年,我国小龙虾总产量为89.91万吨(含捕捞产量),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业持续升温,预计全年小龙虾产量将延续2016年增长态势,中研普华预计2017年全国小龙虾102.54万吨。
二、中国小龙虾需求情况
1、中国小龙虾需求量分析
小龙虾国内消费以餐饮和加工为主,且呈快速增长态势。小龙虾餐饮受到国内消费者,特别是青年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消费群体扩大、时间延长、品种增加,餐饮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小龙虾加工消费保持稳定。据中国小龙虾供需平衡表分析,2016年小龙虾生产量89.91万吨、消费量87.93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长30.36%、32.47%。预计2017年,全国小龙虾市场需求量将接近100万吨,达到99.48万吨。
图表:2014-2017年中国小龙虾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研普华数据预测
2、中国小龙虾市场需求领域及特征
1、加工发展
我国小龙虾加工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等省捕捞野生小龙虾加工成冻熟虾仁、带壳整虾、冻熟凤尾虾等几大类产品出口至欧美地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目前小龙虾加工产品主要包括虾仁、虾尾、原味整虾及调味龙虾,加工方式也由初加工逐步发展成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并举。
近年来,小龙虾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取得显着进展,形成了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聚糖胶囊、几丁聚糖、水溶性几丁聚糖、羧甲基几丁聚糖、甲壳低聚糖等系列产品,产品出口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欧洲的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90%来自于我国江苏省。
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北和江苏两省相关龙头企业,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的年产值已超过25亿元。2016年,全国小龙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近100家,年加工能力在90万吨左右。
2、流通发展
近年来,全国小龙虾市场交易活跃,各水产品交易市场均有小龙虾专营店。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主要水产品集散地建设了一批小龙虾专业交易批发市场。各地积极发展小龙虾冷链物流系统。如湖北省潜江市积极整合生态龙虾产业园、垂直电商平台、龙虾交易中心、质量检测室、龙虾物流配送中心、养殖基地等相关资源,构建一条龙冷链物流服务机构,开通货运物流、客运专线干线及航空物流,实现在12至18小时送达全国各地,保障了小龙虾运输成活率和品质。小龙虾电商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各地积极创新“互联网+小龙虾”经营模式,引导传统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湖北省小龙虾网上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江苏省近亿元。
3、餐饮发展
餐饮消费在提升小龙虾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积极加大小龙虾菜肴的研发,形成了一大批小龙虾知名菜肴和餐饮品牌,有效推动了小龙虾餐饮消费向深度发展。如江苏省南京市开发了拥有20多种口味的小龙虾“金陵鲜韵”系列,小龙虾菜肴销售额占到南京整个餐饮业营销额的20-25%,产值超过百亿元。
湖北省潜江市的“油焖大虾”获“中国名菜”称号,近年来又创新了“蒜茸虾”、“清蒸虾”、“卤虾”等新菜品,有力拉动了当地餐饮消费。安徽省合肥市成功打造了龙虾美食街区,龙虾专业店达800家,旺季龙虾消费日均80吨,吃小龙虾成为合肥消费时尚。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湖北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超过1.5万家,小龙虾餐饮产值达332.62亿元,同比增加30%以上。
4、节庆文化
节庆文化是提升品牌、拉动消费、融合产业、促进增收的重要手段。各地积极举办各类小龙虾节、小龙虾生态旅游、虾王争霸赛、小龙虾美食评鉴会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以小龙虾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直接参与小龙虾节庆活动人次超过8200万,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转发相关信息1.6亿条,“世界小龙虾看中国”引发国内外消费者的热切关注和点赞。如江苏盱眙2001年起开始举办“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将盱眙十三香龙虾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美味龙虾,小龙虾也成为江苏盱眙的地方名片,并带动了南京、杭州、扬州、苏州、上海等周边地区的小龙虾餐饮发展,上海出现千人共剥小龙虾的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