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湖南讯说到小龙虾,那一定是“弗兰人”的心头好。随着气温回升常德鼎城区的第一批小龙虾已经端上了市民餐桌,龙虾养殖户们也正马不停蹄地捕捞小龙虾,保证市场供应。
鼎城区中河口镇万亩稻虾养殖示范基地,凌晨三点,夜色掩映下,“虾嫂”罗小连正牵着小船,穿着防水服,借助头灯的亮光在稻虾田里忙着起虾,现在的成虾数量并不多,每个地笼分布也不均匀,混杂在虾苗中,需要耐心挑选,一个时后,小船上满载活蹦乱跳的小龙虾。
罗小连和丈夫承包了120亩稻虾田,由于天气原因,今年的小龙虾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上市,但价格却并不理想。罗小连说,往年这时候的虾苗37、38块一斤,大虾子也是30几块,今年大虾子只有10来块,虾苗也只有10几块。
受疫情影响,小龙虾的价格只有同期的三分之一,为了省下请工费用,又不让龙虾存塘,她和丈夫每天凌晨两点就在稻虾田中忙碌,直到天边晨光熹微,才告一段落。今天起的两千多斤新鲜肥美的小龙虾,将送到合作社,统一分拣、称重后,销往周边市场。
中河口镇共有稻虾养殖面积12000多亩,共有养殖户200余户,总产量500多万斤,总产值4800万,是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面对疫情,龙虾养殖销售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
为降低疫情对龙虾养殖带来的影响,当地党委政府开启“绿色通道”,帮助虾农采购饲料、动保产品等,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小龙虾及时上市,在上市后又及时对接本地各大商店、超市、餐馆,还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帮助虾农解决销路问题。(来源鼎级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