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深加工大有可为!扔掉的虾壳才是“黄金”

   2020-04-25 网友投稿5100
核心提示:一只小龙虾可食用的部分不到20%,因此在传统龙虾加工生产过程中,约80%的虾壳就成为了废弃物。然而,从小龙虾壳中提炼出的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产品,衍生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医药用品、生物功能材

一只小龙虾可食用的部分不到20%,因此在传统龙虾加工生产过程中,约80%的虾壳就成为了废弃物。然而,从小龙虾壳中提炼出的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产品,衍生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医药用品、生物功能材料、优良保健食品等几十项产品,这些衍生品的附加值可提升10-100倍。

来源 / 梧州日报

小龙虾的加工产品种类日趋多样化、特色化,除了传统的出口整肢虾、虾尾、虾仁等,很多加工厂根据国内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偏好,不断开发丰富新的加工品类,加工生产麻辣、香辣、十三香、蒜蓉、油焖、清水等各种预制调味小龙虾,并通过最新的加工储藏技术,让消费者在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各种美味小龙虾。9月8日笔者在北京一大型水产市场看到一家专营小龙虾的店,店外摆放鲜活的小龙虾,店内则是多种包装精美的小龙虾礼盒。店主黄先生告诉笔者:这些小龙虾礼盒一年四季均销售火爆,不仅线下卖得好,电商平台线上销售更是火爆。笔者在京东上看到,最火爆的一款十三香小龙虾礼盒销量已超百万份。据了解,小龙虾全面开捕通常是在每年的五月下旬,到六七月全面上市,这是一年中虾源最丰富的时节,价格也相对低廉。而到了冬季和来年春季,则进入小龙虾的“枯竭期”。于是水产公司开始探索深加工技术,一些北京、上海的餐饮品牌采用深加工工艺,来改变自身产业链。由于深加工已经保存了鲜活肉质,并已经烹饪好了完整的口味,餐馆或外卖的商家不再需要厨师、也无需用奄奄一息或油炸变质的虾进行二次加工,省时省力就可以推出一道小龙虾大菜。

精深加工释放高附加值此外,近年来小龙虾精深加工发展迅速。以湖北潜江为例,当地已建成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出“世界甲壳素之都”。据悉,甲壳素龙头企业华山水产年处理10万吨废弃虾壳,生产甲壳素4000吨,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高密度壳聚糖、壳寡糖等高附加值产品3500吨,甲壳素衍生制品销售收入近30亿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只小龙虾可食用的部分不到20%,因此在传统龙虾加工生产过程中,约80%的虾壳就成为了废弃物,“每年产生废弃虾壳10万多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从虾壳中提炼出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产品,衍生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医药用品、生物功能材料、优良保健食品等几十项产品,这些衍生品的附加值可提升10-100倍。另外,该业内人士指出,废弃虾壳提炼出的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在农业上可以促进种子发育,提高植物抗菌力,做地膜材料;在医药方面可用于制造降解缝合材料、人造皮肤、止血剂、抗凝血剂、伤口愈合促进剂;在日用化工上可用于制造洗发香波、头发调理剂、固发剂、牙膏添加剂等。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此类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更为难得的是,塑料造成全球性“白色污染”,甲壳素作为理想的制膜材料,有望成为塑料的替代品。 (据《消费日报》)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重点对2018年度我国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状况、特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并对中长期发展形势和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据《报告》测算,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37.5%。据悉,小龙虾的加工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深加工发展迅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