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总工会党组书记秦学玲告诉记者,为做到精准扶贫,县总工会提前走访摸排,了解到相关情况,精心部署了本次活动,将泉峰村村民最需要的水产养殖、香菇种植等技术和知识送到他们手中。
培训现场,应省级劳模王贞华邀请而来的泾县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原站长叶瑞芬与当地香菇种植大户肖玉宏讨论起香菇种植的技术问题。
“一亩地能种 8000 棒香菇,收入最高能有5~6万元。”肖玉宏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他成立了合作社,结对帮扶 20 多户贫困户。每年他统一购买香菇棒,发放给贫困户,传授种植经验。待香菇成熟后,再统一收购,直接解决了他们销售的难题。
小龙虾大财富
在四月染绿的田间,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徐志南,在结束了稻虾共作养殖技术培训后,来到贫困户的养殖鱼塘实地走访。
66岁的金照华正在捞起捕虾网。依靠这7亩多鱼塘,鱼虾共养,金照华已经成功脱贫。“一亩农田养鱼虾的收入比种水稻要高出个1000元至1500元。”金照华说。“您这鱼塘一定要种草啊。”徐志南详细地告诉金照华种什么品种,种多大的面积。旁边的农户见状,也纷纷上前咨询。
王贞华听到当地的小龙虾个头大、品质好,当场表示愿意帮助贫困户联系销售渠道、解决。
“在这场脱贫攻坚中,县总工会充分发挥人脉优势,贡献劳模力量,送技术助推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秦学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