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今全国有21个省开始养殖小龙虾,就连最北端的黑龙江,也不肯错过这股浪潮,但小龙虾的产地,依然集中在水网密布,稻田发达的地区。其中,正在重启的“千湖之省”湖北,年产小龙虾超过8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49.58%)。以湖北为领袖,再加上湖南、安徽、江苏、江西,全国近94.3%的小龙虾产量,都被这五省承包了。
能让现代人心甘情愿放下手机,双手并用,弹指穿壳,来自江湖的小龙虾,自有一种起于草莽江湖的魔力。配得了烤串啤酒,搭得起螺蛳酱骨。它,就是如今当之无愧的夜宵霸主。
01 “麻小”是怎么火起来的?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在墨西哥湾,尤其是密西西比河口附近数量很多,最初进入亚洲,是在1920年代,由日本人引入作为饲料使用,而引入中国的确切记录是1929年在南京地区。随后,它们很快成为入侵物种,在湘、鄂、苏、赣一带密布的池塘沟渠里,随处可见。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上也有卖小龙虾的,当时的小龙虾壳厚、肉少,肉柴,土腥味比较重,也没什么人吃,非常便宜,几块钱能买一大盆。家里人买回来,也就白灼或者隔水蒸完了蘸着姜醋汁吃。
▲ 腮白味美的潜江小龙虾。 图/《风味人间》
湖北潜江人改变了小龙虾的吃法,“上世纪80年代的湖北潜江,油田家属们最开始炒制小龙虾”,《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如此说道,2001年,潜江人更是首先探索出了小龙虾“虾稻连作”模式,让小龙虾产量暴增。早时候有一家潜江五七油田附近的小菜馆,习惯烹制油焖小龙虾招待宾客。小龙虾以冰糖啤酒调味,吸满油脂后,一改以往偏干发柴的口感,知名的潜江油焖大虾,自此诞生。
▲ 油焖虾,最入味的小龙虾!图/sohu.com
潜江小龙虾,让相隔不远的武汉只有了两个季节:有虾子(小龙虾)的和没有虾子的。潜江更是与另一小龙虾重镇江苏盱眙一起,带着优质的小龙虾,东征上海,北进北京,为“麻小”(麻辣小龙虾)的兴起打下基础。
“麻小”真正的兴起,跟北京的三里屯和簋街有关。三里屯酒吧街作为北京最潮的地界儿,前有都市时尚丽人,后有各类名人明星。上酒吧喝酒,可没有白天去的,一般都是晚上去,一边儿喝酒一边儿聊天,越来越嗨,很快就到半夜,等你一出来,饿了,就得吃夜宵啊。簋街离着三里屯近,吃夜宵的,就都往簋街跑了。
于是有饭馆开始卖小龙虾料理,当时这东西物美价廉,怎么烹饪都行,后来饭馆老板就发现,麻辣口的小龙虾最好卖。
为什么呢?首先,当时川菜在北京开始渐渐流行,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冠以“成都小吃”的小饭馆,麻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口味;其次,当时小龙虾的肉土腥味比较重,麻辣口味正好能去腥,并把多余的土腥味给掩盖住。
▲ 麻辣口味的小龙虾,更是红得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