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名字,塘主晨晨四个字浅显易懂,也直接能与当时的视频内容所关联。但事实上,在两人开始制作视频时,名字其实并不是这个。水乡老四,这个账号最初是以张成丈夫的名字来命名。
彭超告诉记者,因为在家中行老四,朋友都叫他四哥或直接喊老四。结合着湖北水乡的特点便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但其实视频内容里都是她出镜,后来觉得名字还是要跟内容关联度高比较好,就把名字改了,当时是2018年4月份,距离我们开始做视频也就不到两个月,之前的名字估计大家也都不知道。”
说起账号建立,彭超记得自己从2018年以前就关注了自媒体领域,当时比较多的是文字和图片,他自己的原计划也是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但在2017年下半年,他发现以短视频形式自媒体开始出现,便想着直接用更直观的视频来呈现。
19口大家庭的故事“涨粉”更快
相比初次接触视频拍摄时的放不开、不好意思,张成觉得自己变化很多。最直观的是,视频里的自己自然了很多,看起来也自信更多。除了经验积累,她觉得也与现在的视频内容有关。
在如今塘主晨晨的视频内容中,张成更多时候是以宝妈、女儿、姐妹的身份出现。视频中,她不再需要讲解小龙虾怎么养殖、怎么喂料,更多的时间里她讲的是家庭生活。一顿饭、一件生活趣事都能成为视频的主题。
张成一家人住在位于鄂州市东部的沙窝乡草皮村,是一个19口人大家庭。据张成介绍,因为兄弟几人在成家后并未搬出单独居住,随着孩子出生,大家庭里的人口慢慢增加。即便是在家庭人口较多的乡村,19口人的家庭规模也算得上独一无二。
一家19口人住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2018年8月我们从洪湖回到鄂州这边,然后视频内容的画风也就有了变化,当时我们这样一个大家庭一起住,然后生活很和睦、很幸福,其实挺难得的,就想着通过视频记录家庭生活、妯娌之间的一些有趣的事,没想到比之前的更受欢迎”。
张成记得,到2018年8月,视频账号运营4个月时间,粉丝总量超过40000。但在视频内容转变后,后台粉丝的数量也增长得更加迅速,开始时每天就能增加10000粉丝。直到今天,塘主晨晨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还是夫妻二人刚回鄂州时拍的第一个视频,记录着一家19口生活的点滴。当时视频上传后,播放量就达到100万点击。
拍摄家庭的日常让张成也轻松不少。比起分享养殖技术时因需要反复确认内容导致的紧张,在这种记录家长里短的视频内容里,自己也更随意一些。一般拍摄一遍就可以,一家人在镜头前也并不拘谨,这些似乎也是网友喜欢看的。
两天带货60000斤秭归脐橙
张成在三农内容领域如今已经算小有名气。她也会偶尔接到邀请参与一些有关三农、扶贫的直播。45万粉丝可能只是一个数字,真正让张成感到网络力量的是近期帮助种植户销售秭归脐橙。在实地考察、拍摄后,两天时间里卖出6000单,共计超过60000斤脐橙。
“当时是一个粉丝私信我们,他自己是搞果树种植的,因为疫情原因,湖北宜昌的秭归脐橙卖不出去,很多果农都发愁滞销的事,他就问我们能不能过去直播帮着销售。”
在实地考察后,张成带着两个嫂子在果园里开起直播,同时也制作了不少助销秭归脐橙的视频。
此前塘主晨晨通过直播帮助销售秭归脐橙。受访者供图
而对张成自己来说,前往秭归的这趟直播也让原本生活在平原、水边的她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大山上成排的果树、从高到低的梯田,以及为滞销农产品发愁的果农们。虽然这是她第一次帮助“带货”,但她觉得如果以后有机会,自己也非常愿意继续参与。
“现在拍视频时,哥哥、嫂子们也会帮着给我们出主意,比如什么季节有些特色蔬菜,一些民俗节日里的准备等,都是我们生活里随时发生的事,我们也高兴能分享给大家”。
新京报记者 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