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直播带货寻销路,资金回笼收新虾
养殖户小龙虾大量上市,却遭遇大小规格小龙虾价格分化,特别是小规格小龙虾量大价低。如此情况下,政府部门有何妙招?
“疫情突如其来,起初对我们潜江龙虾产业有一些影响。”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潜江龙虾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疫情防控前期。
疫情防控前期,潜江市交通受到一定管制,导致饲料和其他农资产品供应不太及时,以及小龙虾虾苗销路受阻,部分塘口密度过大,一些小龙虾难以长大;此外,疫情防控早期餐饮堂食未能开放,加上消费者出行不便,小龙虾终端消费受到一定影响。“原本春节期间是小龙虾冻品的消费旺季,但受疫情影响,加工企业2019年的收购的小龙虾销售曾经出现一定积压。”
不过,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疫情对小龙虾产业的影响只是短期现象。随着潜江市疫情防控工作推进,潜江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龙虾产业的发展,成立工作专班,针对疫情多举并施,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尽早保障饲料等农产品供应恢复正常。同时,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小龙虾消费也逐步恢复,近日潜江龙虾市场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小规格的虾价也在好转。
另外,近期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和企业纷纷组织为湖北公益带货活动。其中,“潜江龙虾”作为湖北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湖北特色农产品,频频出现在各种直播活动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前多位热门主播以及明星都曾经带货湖北小龙虾。而湖北本地政府部门官员甚至亲自尝试直播带货。4月13日上午,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走进南方都市报直播间,线上为潜江龙虾打CALL带货,1个半小时直播,吸引180万名网友围观,广东中荔集团、国联水产、点筹网、盒马等多家企业现场认购6000多吨,价值超过2.2亿元。
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直播带货,潜江市政府部门还积极帮助当地小龙虾对接京东、小米有品、盒马鲜生等线上平台以及线下大型商超。
针对今年小规格小龙虾产量比例较大这一问题,近期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正在鼓励养殖户及时捕虾以降低塘口密度。“我们合理投入一些乌鳢、乌龟、甲鱼等食肉动物,降低小龙虾密度,这样大虾生长得好一点。”
相对而言,小规格小龙虾更多流向加工企业,加工企业成为调节小龙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据介绍,目前潜江市已经形成小龙虾全产业链布局,当地加工企业达十余家,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海外疫情形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否会影响小龙虾的出口销售?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影响下,小龙虾出口确实不如以往顺畅,但疫情爆发前,潜江当地的小龙虾已经不太依赖出口。因为随着近年国内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小龙虾渐渐成为国民大众食品,国内市场消费增长很快。
“前期加工企业的库存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现在正在大量收购(新虾)。”加工企业资金得到回笼,并腾出仓库来收新虾,再次形成良性循环。
小龙虾成为武汉烧烤店主打美食每经记者陈晴摄
专业人士:调味虾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对于今年小龙虾产业发生的变化,专业人士并不觉得意外。“去年我们就大概预判到今年这种情况。”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9年-2020年是小龙虾产业的调整期。“今年小龙虾产业变化和疫情影响有关,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蔡俊介绍,往年湖北很多小龙虾养殖户收入主要靠卖虾苗。特别是2019年,小龙虾虾苗最高卖到40多元一斤,“那时是虚高的”。
虾苗热销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新增养殖面积。“从养殖面积来看,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够了。”蔡俊告诉记者,小龙虾养殖一般是自繁自育,如果第一年买了虾苗,第二年就有苗种不太需要新购虾苗。加上今年新增面积减少,虾苗需求量大幅下降。而养殖户未能狠心处理虾苗,以及部分养殖户投喂饲料不及时,造成了今年小规格小龙虾较多。
“今年小规格小龙虾价格肯定低一点,但大规格小龙虾价格还可以。”蔡俊认为,从消费终端来说,今年餐饮业受疫情冲击比较大。在餐饮业没有完全恢复情况下,大中规格小龙虾也还不错。而如果餐饮业完全恢复,今年大中规格小龙虾可能将更加走强。
蔡俊分析,消费者希望吃到大规格、品质也比较好的虾。小龙虾产业最终还是要面向终端消费者,根据消费者需求来设计产品。因此,未来小龙虾养殖户想赚钱,要把规格和品质做起来。“从以前的‘大’养虾到养大虾。”
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冲击,但蔡俊认为小龙虾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冻虾得到消费者的认知,调味虾迎来一波快速发展。蔡俊分析,调味虾此前主要走电商渠道,今年疫情形势下,受直播带货模式带动,调味虾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识。“调味虾后续加工简便,且适合家庭消费,在餐馆终端消费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是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记者注意到,新晋网红罗永浩的直播首秀中就曾带货小龙虾。不过,罗永浩直播间卖出的小龙虾也曾被部分网友质疑保质期和生产日期问题。而生产企业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小龙虾采用液氮低温速冻技术保鲜,因此保质期可达18个月。
对此,蔡俊认为这是行业普遍现象。正是因为调味虾保质期较长,也将拉长其消费周期。加上调味虾加工工艺的完善和提升,未来空间和市场还会更大。“目前生产调味虾的厂家已经很多,未来谁能胜出,主要拼口味、质量和食品安全。”
对于当前养殖户小规格小龙虾价格不理想现象,蔡俊建议还是要及时出货。“该卖就卖,舍不得卖,容易导致塘口密度过大。”不过,在和加工厂对接的过程中,蔡俊建议养殖户形成合作机制,统一和加工厂协商较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