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逐步改善,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处于逐年增长态势,对品质好、价格高的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直接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水产养殖从2016年的4793.2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5224.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8%,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增长至563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市场结构
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主要为海水养殖,2020年海水养殖占整体市场的59%;其次为淡水养殖,占整体的41%。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海水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贝类,实现了1439万吨的产量,占比达到了70%;其次是藻类,实现了253.8万吨的产量,占比达到了12%。而2019年中国淡水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鱼类,实现了2548万吨的产量,占比达到了8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海水产品
目前我国水产品的一半为海水产品。2020年,全国海水产品产量达3314.4万吨,同比增长近1%,其中天然海水产品产量达1179.1万吨,占海水产品总量的35.6%;人工养殖的海水产品产量达2135.3万吨,占海水产品总量的64.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将达3300万吨,2022年达3299万吨。
4.重点企业分析
四、下游分析
1.水产加工
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水产品加工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从2196.3万吨上升至2237.8万吨。2020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产量仅为水产品总量的34.17%,说明水产加工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水产加工量将达2271.9万吨,2022年达2305.9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中国的加工水产品主要为水产冷冻品。数据显示,水产冷冻品的加工量为1532.3万吨,占比达到了71%,其次是干腌制品,加工量为152.1万吨,占比达到了7%。鱼糜制品、藻类加工品占比分别为7%、5%。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水产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