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依赖对虾作为公司营收核心的国联水产(300094)正夯实多单品战略,全力壮大小龙虾业务。
自4月进入小龙虾消费旺季以来,国联水产发起夏季营销攻势,通过与顶级网红薇娅合作促销、联合二股东永辉超市线上线下联合卖货、发起525小龙虾节,甚至计划6月16日安排董事长“直播首秀带货”等丰富形式,线上线下全面开花,以提高小龙虾销售。
一直以来,国联水产公司主营业务为水产品,主力产品包括对虾、罗非鱼等。自2018年开始,公司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决定重点开发小龙虾系列产品,打造继“对虾”、“罗非鱼”之外的另一个千亿级大单品,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品类。公司2019年报显示,小龙虾业务全年营收达到2.65亿,增幅100%以上。
水产业分析人士认为,国联水产发起的新零售营销活动完美顺应了当下消费潮流,线上线下融合将是今后我国整个食品行业乃至零售行业的大趋势,新零售也将持续为国联水产做大做强小龙虾业务注入无限火力。
小龙虾已成为“网红虾”,身价上涨市场潜力无限!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繁殖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自上世纪30年代由日本引入我国,目前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产业。此产业链中的第一产业是小龙虾养殖业,第二产业是小龙虾餐饮业和产品深加工业,第三产业是以虾为媒介发展的旅游观光服务业。
2013年至2018年,我国小龙虾行业呈爆发式增长。2017年小龙虾供给较少价格走高,小龙虾热度攀升,2018年受世界杯刺激,小龙虾热度走向巅峰。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测算,2019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第一产业产值68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8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7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6%、41.8%、36.3%。其中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73.9%,在小龙虾产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爆发式发展背后仍存在诸多行业弊端
多方利好因素催生小龙虾热,冷却网红光环,依然能看到行业存在的各层面规范化问题,标准化升级正极速行业洗牌。
1)养殖端分散化
当前小龙虾养殖集约化程度不高,粗放式养殖、小规模养殖仍是主流,行业内统一的生产规范和标准欠缺限制了小龙虾产业的竞争力、规模化以及抗风险能力。
食品安全卫生
餐饮食品是一种以服务为主题的商品,需要严格控制产品的卫生、质量、数量,使菜肴始终处于稳定、高质、可口的状态,始终保持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特色。这是小龙虾行业内的许多小作坊难以达到的。
3)加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目前市场上小龙虾加工企业少,且规模较小,普遍存在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小龙虾综合利用不够、加工产品结构趋同、附加值开发不充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