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安居,百业兴
“春风惠我暖,夕阳得宽舒。诚谢吴书记,常念止不住”
过去,的姐陈代兰最怕到南浦路一带揽客,因为这条路“好进不好出”。
位于潜江中心城区繁华地段的南浦路,成为肠梗阻17年,连110出警都要绕行十几分钟。
去年潜江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整理违法占道建筑,彻底打通了南浦路北延道路。
6月5日,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南浦路两边商铺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
晌午时分,路口的“邓记杜家鸡”招牌醒目。大厅有序地摆放了十几张散台,老板娘王其华正在招徕客人。
“8个员工都已到岗。”42岁的王其华介绍,她去年从武汉过来盘下这个门面,目前生意在逐步恢复正常。晚上客流量大时,城管容许她把台位适当摆出去。
离邓记杜家鸡不到50米,有一栋两层楼老宅与众不同。它临街的一面墙粉刷一新,墙上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宅子主人刘传玺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84岁,正在门口惬意地嗮太阳。
“过去我差点成为拆迁户。”老人说,市委书记吴祖云现场查看后,安排人重新测量,发现我的房子只超出街面半米,当即研究决定把我的房子保留下来,“这就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让我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啊!”
老人乐呵呵地说,他和老伴在附近一小块空地上种了菜,今年疫情期间,每天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老人还当场给记者朗诵了他写给潜江市委的诗:“春风惠我暖,夕阳得宽舒。诚谢吴书记,常念止不住。”
穿过南浦路,就是潜江知名的水牛城购物休闲广场。
疫情过后,为了减轻商户损失,湖北水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通告,免除旗下潜江三大商业综合体所有入驻商户两个月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被赞“湖北好房东”。
与过去熙熙攘攘的场景不同,水牛购物城内的顾客都戴着口罩,人们保持着一定距离。“闺蜜”服装店老板许兰霞说,开门营业初期有些焦虑,后来尝试直播带货,现在线上线下慢慢积累了人气,有时一天营业额超过2000元。
“太平鸟”女装水牛城店员工王文婷说,每天晚上七八点店里人气最旺,通过摸索,该店每周开通两次直播,如今营业额不降反增,今年5月份达到了14万元,比去年同期销量提升了20%。
274个大项目都开工了
潜江早在2月11日就以红头文件形式,要求全市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和春耕生产
从潜江城区打车半小时,洪湖人陈孝碧来到他工作的地点王场镇。
江汉平原农村,此时正值抢收抢种的“双抢”季节。路边绿油油的玉米杆已经抽穗,金黄的野菊花迎风摇摆。
今年35岁的陈孝碧在一家石英玻璃材料公司上班。别看这是一家玻璃企业,却与消毒剂和防疫器材息息相关。
“隔壁的盐化工总厂生产消毒剂要产生尾气,我们厂则正好要利用尾气。”陈孝碧介绍,这是一个环保产业链,而且,石英玻璃还用作唿吸机的配件。
因此,疫情期间,王场镇多家公司一直没有停产。
“春节期间每天有200元的补贴,3月份到完全恢复正常,每天也有150元补贴。”陈孝碧说,公司70多名员工,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下了班就可以直接回家。
疫情过后,外地来湖北务工的人员减少。王场镇已经组织多场招聘会,为本镇及周边乡镇的企业牵线搭桥,给在家的潜江人带来更多岗位。
记者看到,位于王场镇的湖北鼎龙光电半导体关键材料建设(一期)项目工地上,几台挖机正忙着进行土方回填、土地平整工作。
早在5月12日,湖北在全省范围内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潜江开工活动主会场就设置在这里。
当天潜江共有1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5.452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再加上此前落户的晶瑞微电子,潜江微电子材料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从过年到现在,我们一直没有休息,忙完了防疫,就开始忙复工。”王场镇招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洁介绍说,本来企业年后就开始投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没想到遭遇疫情,项目负责人滞留美国没法回来,聘请的安评、环评公司也因为疫情而停工。大家克服困难,开展线上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项目公司位于武汉市,项目工作人员频繁往来潜江不便,为加快手续办理,园区工作人员主动开展专人代办,赢得了企业好评。
王场镇只是潜江市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潜江早在2月11日就以红头文件形式,要求全市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和春耕生产;紧接着,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率先在线上复工;2月22日,熊口镇第一批农民下田作业;3月底,潜江取消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符合条件的即可自行开工。
为打好疫后重振民生保卫战和经济发展战,今年以来,潜江市坚持高位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个专班的推进工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期间,组织集中开工活动2次,共开工项目24个,总投资78.59亿元。全市98个省调度和176个市调度项目100%开工复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