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4 月
我成了贫困户,苦苦寻找着出路 我叫陈昌黄,裕安区丁集镇六明村人,母亲在我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把我拉扯大。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并患有冠心病,需要常年吃药,家里还有两个在上学的孩子,妻子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我也就没有外出务工,而是选择留在家里帮助我妻子共同照顾家庭,全家人的生计仅靠几亩地和我偶尔打打零工维持。2014年,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我向村里提交了申请书,经过民主评议,我家被评为贫困户。
“当上贫困户其实我心里挺不好受的,自己年轻,身体也好,难道不出去打工,在家就不能赚到钱了么?”于是,我开始琢磨怎样在家也能赚到钱。我们这里没有什么资源,家里也只有几亩田地,靠传统的水稻种植,一点收入也就仅仅能填饱肚子,散养点鸡、鸭、鹅也就够给家人解解馋,平时也没多少活可以干,打零工的收入也就能补贴点家用。出路到底在哪里?没有技能,文化程度又不高的我思考来思考去,感觉还是一片茫然,对于未来一筹莫展。 时间:2017年10 月 鼓足勇气,我开始发展稻虾共养产业 2017年6月的一天,裕安区人民法院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我家走访,汪传安队长把我的情况都记到了他的小本子上,并且安慰我不要着急,慢慢来,办法总比困难多。大概过了两个月,我接到了他的电话,让我到村部参加培训。到了地方,我才知道,原来是扶贫工作队给我们贫困户请来了农业水产专家来搞特色种养业扶贫培训。通过培训会,我了解到稻虾共养带来的收益远远比传统种植水稻要高的多。
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国家有了这么好的精准扶贫政策,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也都真心帮助我,我也不能等、靠、要。当时,我就想:能在家门口稻田里养殖小龙虾,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这岂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放心不下,小龙虾真的能赚钱吗?于是,我就自己去市场上看了又看,发现小龙虾的需求很大,销售很火爆,这下终于坚定了我在家门口搞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决心。
说干就干,2017年 10月的一天,我鼓足勇气和朋友合伙承包了家门口附近200余亩土地开始发展稻虾共养产业。这天,我来到了村委会去说承包土地进行稻虾综合种养殖,听我说完自己的想法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也都十分支持我的决定,并且文书当即帮我拟好承包合同,我拿着合同兴奋的回到村民组,挨家挨户签合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阻扰,原因是因为村民组有少数农户自己种地,这样与我承包的大面积土地之间在用水和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纠纷,最后在村委会的协调下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合同签完后,我又开始着手对田间进行整改施工,并订制了虾田围网,雇佣了附近的贫困户帮忙栅网,在所有的前期工作准备完成后,开始对虾田进行消毒,而后按照每亩固定数量的虾子进行投放,虽然每天都忙得特别晚,人也感觉十分疲惫。但是,只要一想到过不了多久龙虾就能上市,卖上价钱,顿时浑然起劲,睡意全无。就这样,我走上了稻虾共养产业的脱贫路。 时间:2018年 7 月 一场台风,给我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看到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和水里活蹦乱跳的小龙虾,我心里盘算着2018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7月份的这场台风,带来的是持续几天的强降雨,这让我的虾田严重受损,洪水漫过,虾子一下子跑了一大半,这片虾田是我自己辛辛苦苦一点点的建起来的,忙前忙后,好不容易看着小虾米一点点长大了。现在,全被一场台风毁掉了,这下本都收不回来了,当时我急得团团转,真是欲哭无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