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小龙虾早就热度不再
相比小龙虾在短视频和直播间营造出的火爆,线下市场却显得颇为冷清。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小龙虾生意的热度从去年起就开始下滑。百度指数也验证了这种判断。
往年数据显示,小龙虾的搜索热度在达到最顶点的那一刻就开始断崖式下滑。每年小龙虾的热度都集中在 5 月初到 6 月中旬,而今年小龙虾的人气直接“腰斩”,声势大不如前。
一方面,火锅店、烧烤店、中餐厅等大众餐饮店都在拿小龙虾引流。小龙虾变得非常普遍,自然就褪去了光环。另一方面,作为社交性食物,因为疫情,消费者聚餐意愿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虾源也遭到疫情重创。
不等食品的线上渠道负责人芥末向腾鱼坦言,今年小龙虾原材料“都不太好”,原因是上游的养殖基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引起下游市场的连锁反应:饲料短缺、运输不畅,产量没变,质量就不及往年,直接导致“今年大的虾很贵”,个头小的虾却可以低至 1 斤20- 25 元。
(不等表示电商常见的小龙虾规格是4- 6 钱,而不等的“豪横小龙虾”每只在 9 钱以上。图片来源:不等食研院公众号)
像不等食品这类应季制作的生鲜电商,和线下实体店有着同样的问题,都受限于原材料。在价格上,他们无力与直播间里的网红小龙虾们竞争,于是只能比拼品质和口味的差异化。
不等食品今年为盒马工坊代工了一款白兰地熟醉小龙虾,这类熟醉系列水产品是不等食品的品牌护城河。“如果是传统麻辣、十三香口味,就只能打低价,我们有口味差异,相对不那么被动。”芥末表示。
在南通,良食站一直走高端品质路线,每天店内限量做 100 斤小龙虾,一份2. 5 斤的小龙虾定价高达 188 元,普遍比当地同类产品高出30%左右。
(良食站的线上小龙虾定价,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但在不等食品和良食站之外,还有成千上万家小龙虾餐饮品牌。
5 月末,餐饮行业垂直媒体餐饮老板内参探访了以小龙虾文明的北京簋街。多名商家表示,今年客流量比去年普遍下降3- 4 成,网红店的排队也少了很多。
半个月后,北京最大的批发市场新发地出现疫情。据一些媒体报道,这次疫情之后,簋街的人流量下降到 5 月的25%左右。以小龙虾为代表的餐饮业努力步入正轨的节奏,再次被打断。
今年的小龙虾旺季还会如约而至吗?但不管如何,这些小龙虾商家们仍将奋力一搏。
作者 | 顾拉风、张晨曦
数据、制图 | 张晨曦
编辑 | 堆堆
设计 | 庄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