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西部第二届小龙虾美食文化节在开江开幕

   2020-07-10 4900
核心提示: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记者 王晓英 )小龙虾成就大产业,新开江蕴藏新机遇。7月9日,2020中国•西部第二届小龙虾美食文化节在达州市开江县举行。开幕式现场(刘利勇 刘毅 摄)据介绍,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记者 王晓英 )小龙虾成就大产业,新开江蕴藏新机遇。7月9日,2020中国•西部第二届小龙虾美食文化节在达州市开江县举行。

FZ1004203214_A102360.jpg

开幕式现场(刘利勇 刘毅 摄)

据介绍,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协同发展,提升“川东门户、生态开江”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创响开江荷花节、小龙虾美食节品牌,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开江于7月9日至10日正式启动四川·开江第七届荷花文化节暨中国·西部第二届小龙虾美食节,整个活动将持续到今年9月。

走进开江县民生渔业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水田成片,碧波荡漾,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画。

FZ1004203214_A102359.jpg

小龙虾养殖基地(刘利勇 刘毅 摄)

在开江县永兴镇箭口垭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又到一年龙虾季,工作人员正在捕捞龙虾。“这里的水质好、环境好、生态好,养出来的小龙虾肉质好、味道好!”达州市开江县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吴贤政如是说。

“我们原来在外面打工多年,也没有挣到多少钱,现在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照顾了我们的老人和小孩,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在开江县民生水产养殖基地务工的当地村民脸上也写满了幸福。45岁的朱胜用正忙着将池塘里地笼网收网,将小龙虾倒进塑料筐里。

FZ1004203214_A102358.jpg

丰收的小龙虾(刘利勇 刘毅 摄)

近年来,开江秉持“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的发展理念和“种草、投螺(挂蚌)、稀放、配养、足饵”的先进技术,创新探索了“稻田+”产业发展模式,在传统稻田中放养大闸蟹、小龙虾,亩产效益放大了10倍,让农业成为了有奔头的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开江之路。优美的自然环境、循环发展的养殖方式让开江小龙虾呈现出“个头大、色泽艳、味道鲜”的特点。短短两年,已经成为远近闻名、圈粉无数的“大明星”,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目前,开江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开江小龙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产量达到2500吨,名列全省前茅,把小龙虾做成了大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开江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开江县计划通过3-5年时间,建成现代特色水产10万亩,创响“开江大闸蟹小龙虾”品牌,力争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以上,努力将开江打造成四川特色水产大县、中国西部虾蟹之都,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悉,我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9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15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超过了504亿元。特别是我省一田多收、经济和生态效益显着的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勐,养殖面积达到469万亩,产量40.1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而小龙虾是我省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品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同时具有稳粮、增收、保供给和促生态等重要现实意义,是实现川鱼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我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19年,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超过3.4万吨。目前,已建成邛崃、崇州、广汉、开江、大竹、隆昌6个万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