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是独养成活率比较高,还是跟爸爸或妈妈一起养成活率比较高?内接正方形与三宅一生品牌的132-5系列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奇葩”的课题都出自于一群长宁的中小学生,并且在近年的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屡屡获奖。
眼下正是吃小龙虾的季节,我们大部分人关注的是哪里有好吃的小龙虾,清蒸的好吃还是椒盐的好吃。可是长宁区绿苑小学的王煦恒同学,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上便宜的小龙虾。
他研究的课题名字叫做“小龙虾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亲代小龙虾照看子代情况探究”。王煦恒想着有这么多人喜欢吃小龙虾,那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产量呢?通过对小龙虾的观察,王煦恒发现,小龙虾之间会有“自相残杀”的行为,也会有小龙虾“爸爸妈妈”保护行为。
王煦恒通过对抱虾组和剥离组的连续观察,研究分别在“妈妈”、“ 爸爸”陪伴护理和没有“爸妈”陪伴下等不同的育苗条件下虾苗的存活率。
研究结果表明, “妈妈陪伴”或者“爸爸妈妈”一起陪伴的虾苗存活率差异不大,成活率平均值分别是94.4%和95.56%,都高于无亲虾组(孤儿)存活率平均值88.89%。
其中雌虾护理的虾苗体长平均达到1.67cm ,体重0.0933克,雌雄虾(爸爸妈妈)护理组虾苗体长平均达到1.62cm,体重0.0867克,基本没有差异。
王煦恒在实验中发现,剥离母体,亲本护理是有限制的,即使给足够的喂料,也发现存在母本和父本都吃幼苗的情况,父本食幼虾速度比母本更快,母本大约1.5只/天,父本2只/天。这和节肢动物的食性有关,剥离母体,分析可能是母本已经不认得自己的孩子了。本实验对小龙虾育苗上的启发是,抱虾育苗高于剥离母体育苗,但是如果虾苗长大脱离母体,就有可能被父本母本吃掉,降低了育苗成活率,所以,抱虾育苗也是有时间要求的,不能把父本母本和虾苗放在一起太长时间育苗。
你看懂了吗?就是小龙虾小时候要跟爸妈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最好独立生活,是不是相当有趣。
其实在长宁,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不是你想象中的眼里只有课本的孩子们。他们关注着全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研究内接正方形与三宅一生品牌的132-5系列之间的奥秘,研究电动车的共享电瓶运行模式及其安全性问题,还研究沐浴产品中的某个化学元素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何种影响……
这些奇妙的课题都出自于长宁的中小学生,并且在近年来的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