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脱贫不算真正脱贫,大家一起脱贫才是真的脱贫!

   2018-12-05 网友投稿佚名9890
核心提示:  代许堂,江陵县白马寺镇赤岸村十组贫困户,经过该县审计局驻村工作组倾情帮扶,三年养殖小龙虾,年均纯收入6万元,现已在全

  代许堂,江陵县白马寺镇赤岸村十组贫困户,经过该县审计局驻村工作组倾情帮扶,三年养殖小龙虾,年均纯收入6万元,现已在全村率先脱贫。

  “大的卖掉,小的养着,铺大留小,大的永远卖,小的永远留,养龙虾就跟那个养猪、养鸡是一样的,不空栏。”代许堂正与其他养殖户交流经验,一边笑个不停。

  说起代许堂,村里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2岁时在一次意外中右腿由于无钱医治落下残疾,9岁时母亲离开人世,10岁时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由叔叔拉扯长大。从15岁开始,他搞过种植、做过裁缝、贩过小菜,一直与贫穷作斗争。

  “他呀,虽然身体残疾,但身残志坚,现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虾王’,日子过得比好些正常人还好呢。”驻村工作组组长王前文对他赞不绝口。

  2015年,扶贫工作组在得知代许堂一家窘境后,经过反复酝酿,在征求他的同意后,决定扶持其养殖小龙虾。

  要干就干出个样来,这是代许堂的秉性。2015年底,他利用5年免种权开垦了村集体的13亩闲置荒地,再加上自己的3亩责任田,创办了全村第一个虾稻连作养殖基地。为解决资金和技术“两大难”问题,驻村工作组多方协调为他申请了1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并联系县农业水产部门的技术专家,全程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后顾之忧既已解决,就要放手全力一搏。2016年春,代许堂投放了第一批种苗和幼苗。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在驻村工作组无私帮助下,他自己也非常努力,全年花在基地的时间达80%以上,每天除了两遍喂食,还要检查各种病虫害,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天道酬勤,当年代许堂养虾亩产效益超过3000元,盈利5万多元。初尝甜头的他,2017年养殖基地已扩规到近20亩,并带动10户群众一起养虾,2017-2018年每年的盈利都呈现了增长态势。

  “我一个人脱贫不算真正脱贫,我成功后还想争取政府更大支持,在全村成立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带领他们共同脱贫致富。”他满脸堆笑,一幅美妙画卷正徐徐展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商业解决方案  |  信息咨询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