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小龙虾加工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市场增长潜力大

   2020-08-26 网友投稿115830
核心提示:随着小龙虾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小龙虾加工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2019年,小龙虾总产值中,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达440亿元,同比增长55.48%,增速快于小龙虾养殖业和餐饮业。我国目前以初

随着小龙虾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小龙虾加工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2019年,小龙虾总产值中,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达440亿元,同比增长55.48%,增速快于小龙虾养殖业和餐饮业。我国目前以初级加工为主,其中,虾尾是最主要的初级加工产品。从加工业的竞争格局来看,湖北省小龙虾加工业的规模化程度最高。

1、小龙虾加工业产值不断扩大

随着小龙虾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小龙虾加工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2019年,小龙虾总产值中,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达440亿元,同比增长55.48%,增速快于小龙虾养殖业和餐饮业;同时,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11%,占比不断提升。可见,在我国小龙虾的产值结构中,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最大。

2、初级加工是最主要加工方式

2、初级加工是最主要加工方式

我国小龙虾加工业的加工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加工,我国目前以初级加工为主,这类加工方式的产品主要可以分为整肢虾(不去头、不去壳)、虾仁(去头、去壳)、虾尾(只去头、不去壳)三大系列,成品一般经解冻或加热后即可食用;另一类是精深加工,这类加工是以小龙虾壳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甲壳素提取为主,主要加工成品包括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聚糖胶囊、几丁聚糖、水溶性几丁聚糖、羧甲基几丁聚糖、甲壳低聚糖等。

据中国水产学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通过批发市场等途径被直接食用的小龙虾约占70%-80%;而剩余部分的小龙虾则被加工厂进行加工。目前,初级加工是最主要的加工方式,其加工成品中的虾仁、虾尾和调味整虾这三个系列消耗原虾百分比分别为22%、43%和35%;而全国小龙虾精深加工量在3万吨左右,仅占加工总量的约1/16。

据中国水产学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通过批发市场等途径被直接食用的小龙虾约占70%-80%;而剩余部分的小龙虾则被加工厂进行加工。目前,初级加工是最主要的加工方式,其加工成品中的虾仁、虾尾和调味整虾这三个系列消耗原虾百分比分别为22%、43%和35%;而全国小龙虾精深加工量在3万吨左右,仅占加工总量的约1/16。

3、湖北小龙虾加工业规模化程度最高

3、湖北小龙虾加工业规模化程度最高

从我国各省小龙虾加工厂的情况来看,2019年,湖北省规模化加工厂数量和加工量都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湖南省和江苏省,其规模化加工厂数量分别为13个和26个,加工量分别为7.8万吨和5.4万吨。总体来看,小龙虾加工业的区域竞争格局与小龙虾养殖业的竞争格局较为相似。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我国小龙虾年加工量在万吨以上的企业在10家左右,其中,有9家企业位于湖北省,1家企业位于湖南省,再一次印证了湖北省小龙虾加工业的竞争实力。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我国小龙虾年加工量在万吨以上的企业在10家左右,其中,有9家企业位于湖北省,1家企业位于湖南省,再一次印证了湖北省小龙虾加工业的竞争实力。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