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龙:藕虾共养 立体产业带动搬迁群众持续增收

   2020-08-28 网友投稿佚名5130
核心提示:  “这两天气温有点高,下午的时候再往塘里加点水。”在贵州大龙麻音塘街道九龙坝区藕虾种养结合示范基地里,技术总监李厚荣蹲
  “这两天气温有点高,下午的时候再往塘里加点水。”在贵州大龙麻音塘街道九龙坝区藕虾种养结合示范基地里,技术总监李厚荣蹲在池塘边查看着小龙虾的长势,边给管护人员邓庆松、杨振说道。      李厚荣从江苏因虾而来,邓庆松、杨振因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而来,三个人管护藕虾种养结合示范基地,李厚荣负责技术指导,邓庆松、杨振负责日常管护。看着7月25日投放的3000斤虾苗,在一天天的管护下长大,三人都很欣喜,连日的高温让他们不能放松,对3000斤虾苗加倍地关注。      “水里的温度管控很重要,这两天都要加水进塘,为了保护土质水里种植了莲藕,水温太高了,莲藕就活不成,要保证合适的水温,才会有助于莲藕和小龙虾的生长,每天要往塘里投食,小龙虾吃得好长势也好。”杨振从德江易地扶贫搬迁到大龙,常年在外务工的他,没有养过小龙虾,来基地上班后,每天和虾打交道,在李厚荣的指导下,也慢慢了解了一些养虾知识点。   

  “每个月工资有2500左右,还有分红和股份,离家也近,就不出去打工了,这里是新家,也要把‘心’安在这里。”邓庆松说道。

     据了解,麻音塘街道莲藕+小龙虾种养结合示范项目,是大龙开发区和德江县共同打造跨区县易地扶贫产业基地的示范亮点,其中藕虾共养基地150亩,总投资226万,建成后年产小龙虾13.5万斤、莲藕6万斤,年产值282万元;农场智能化(大棚)小龙虾养殖基地10亩,总投资387.7万元,建成后年产小龙虾19.5万斤,年产值390万元。      该示范项目生产的小龙虾使用山泉水养殖,倾力打造“武陵山泉小龙虾”品牌,并以“公司主导+社区主体+搬迁群众参与”的运营模式,采取“保底分红+利润占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搬迁群众持续增收,助力“安得下来、融得进去、和谐发展”。      前期建设、种藕、投苗,基地已累计用工130人次,后期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搬迁群众和当地群众都可实现灵活就业。      “过两天防逃网就拉起来了,防止这些‘虾兵’爬出去,等到这个月底,小龙虾就可以上市了,销路是不愁的,到餐桌上又是一番美味。”李厚荣向记者介绍道。      除种植藕虾外,九龙坝区还种植了花生200亩,茭白300亩,坝区产业发展初具雏形,也为当地的群众带来了增收的机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