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情况而去使用到一些药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盲目跟风,人防我防;
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虽然有比较敏感的防护意识,但却不清楚预防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药物产品或者是什么时间去使用,冒然使用只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为此,部分养殖户会选择去参考其他养殖户的对于药物的使用,他们认为别人用的效果不错,自己使用应该也可以,但这其实就是陷入了养殖误区——
同样的药物在别人塘口用的效果好,那只是相对于个别塘口,不能以偏概全,因为每个塘口的具体水质、体质情况不一样,同样的问题可能要用不同的方法药物解决,切不可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塘口实际情况来判断,盲目的仿照将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误区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对于小龙虾的一些病害来说,往往并非是因为一种因素造成的,基于整个养殖环境的一体性来说,一种病害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其他多种因素造成,因此,如果我们只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类似的情况还会继续出现。
所以,建议的做法是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出现比较严重的病害的时候,可能需要进行清塘、改底,苗种消毒或者是定期的塘口角度,以及一些营养物对于饲料的添加等等。
【误区三】药用得越多越好;
很多养殖户朋友认为药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其实是错误的,用药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池塘情况而定,尤其是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产生副作用(缺氧、应激等),做到对症下药,减少污染和浪费。
【误区四】用药只看名字,不看成分;
市场上针对水产类的药物品种比较繁多,很多养殖户朋友在选择时都比较迷茫或迷信,听某某说这种药好就记住了药名,其他同类产品一概不信,其实名字可以千奇百怪,但成分变不了。
还有就是同一类产品不同厂家价格相差较大,很多人就认为不合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同一种药不同的厂家其加工工艺、成分含量都不一样,使用效果也有差异,好产品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要“用”出来。
【误区五】还未完全治愈就停药;
这一误区其实是很多对药物使用比较谨慎的养殖户会经常出现的问题,他们认为使用药物本身就对养殖物会造成影响,所以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
因此,一些养殖户在经过用药但病害没有明显好转或治愈的情况下,便认为药没有作用,为省药钱而擅自停药之后全看养殖物自己的“命”,这其实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对于合格的药物使用时需要经过一个过程的,没有一种药能做到“药到病除”,所以正确的方法是等到病害完全治愈并经巩固后再停药。
【误区六】金属容器存储药物;
一些养殖户为了图省事,往往会使用一些金属材质的容器来存贮药物,其实这个做法是不建议的。
要知道水产的药物多数为化合成分,基于化学成分性质不稳定的原因,一些药物的成分就会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其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所以,对于水产类药物的存贮最好使用一些陶瓷等非金属材质的容器为佳。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