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关于日本禁止小龙虾的话题。
相信大家都爱吃小龙虾吧?尤其是在夏天,一盘香辣可口的小龙虾配上一瓶冰镇啤酒,那简直是人间美味啊。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日本,小龙虾却是一种外来物种,被视为生态公敌。
据日媒报道,从6月1日起,日本将把小龙虾和彩龟列为“附条件特定外来生物”,禁止出售或放生,违者将面临最高3年监禁或最高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的罚款。日方称,小龙虾和彩龟是外来物种,已严重影响日本生态系统。
原来,上世纪初,日本兴起了“吃牛蛙”的热潮,为了养殖牛蛙,日本寻找饲料,于1927年引进了美国的小龙虾。然而这一引进,就给自己带来了天大的麻烦。吃牛蛙的热潮很快褪去,但小龙虾却逐渐泛滥。它们胃口奇好,不挑食,繁殖能力超强,压榨了日本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在江河湖泊甚至稻田等均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而且由于对小龙虾的偏见(动物的饲料)加上当地的饮食习惯(生食),所以小龙虾在当地没有资格被端上人类餐桌️。于是愈发泛滥起来。2015年,为了治理小龙虾泛滥,日本提出了“三个原则”,分别是不任意丢弃、不任意放生、控制其蔓延✅。结果效果并不显著,于是他们将小龙虾列入外侵物种名单,并禁止售卖、禁止放生❌。
这样的消息让不少中国网友感到惊讶和好笑。有人说:“日本人真是太浪费了! 小龙虾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当成害虫!”有人说:“日本人真是太可怜了! 小龙虾这么多却不能吃!”有人说:“日本人真是太无知了! 小龙虾这么有营养又有利于生态平衡!”有人说:“日本人真是太可笑了! 小龙虾这么难对付却不会利用!”
当然了,在嘲笑和同情之余,我们也不能忘记小龙虾背后的文化和价值。小龙虾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美食佳肴,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智慧结晶。正是因为有了我们中国人的改良和培育、调料和烹饪、品尝和享受、传播和推广,小龙虾才能从一个普通的水产动物变成一个国际知名的美食品牌❤️。
所以说,在为小龙虾流口水和开胃时,我们更要为那些默默奉献、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敢于尝试的美食工作者们点赞和致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小龙虾带给我们的味觉和视觉上的双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