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朱烨 实习生 傅应兴)盛夏的南昌,啤酒配龙虾是夜宵的“绝杀”搭配,尽显城市烟火,但美食有时也会伤身。近日,南大二附院收治了多名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元凶”正是美味的小龙虾。
记者从南大二附院了解到,近期收治的9名患者有着相似的症状,都是早晨感觉身上的肌肉酸痛、乏力、倦怠及肌肉压痛明显等。医生询问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之后,发现他们都在发病前一晚和家人朋友们一起吃了不少的小龙虾。9名患者的抽血检查结果也有着许多相同的异常指标,他们得的都是横纹肌溶解症。
据专家介绍,心肌和骨骼肌又称为横纹肌,横纹肌溶解会引起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肌肉损伤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无尿及其他氮质血症的表现,危及生命。
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极端体温、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及一些遗传因素。这9位患者是由食用水产品引起的横纹肌溶解,又称哈夫病,现均已陆续康复出院。
医生建议,小龙虾蛋白含量高,而蛋白质腐败后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很大危害,因此不要进食“隔餐”小龙虾,也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凡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