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病常见疾病及病因及防治措施

   2023-08-12 2350
核心提示:全球品牌畜牧网讯:由于虾病传染源复杂和多样,传染快,来势猛,一旦爆发治疗难度大。因此,对待虾病应立足于“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十六字方针。要在清除传染源

全球品牌畜牧网讯:

由于虾病传染源复杂和多样,传染快,来势猛,一旦爆发治疗难度大。因此,对待虾病应立足于“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十六字方针。要在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改良养虾生态环境,控制病害爆发流行等方面下工夫。

常见疾病:

一、黑鳃病 病因:主要由于水质污染,病菌感染等引起: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也会引起黑鳃病。症状:病虾鳃部由红色、棕色变成黑色,呼吸困难,身体消瘦,最后导致死亡。防治:用2mg/l漂白粉或0.3mg/l强氯精全池泼洒;用1mg/l-2mg/l土霉素和1mg/l呋喃西林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3次;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

二、褐斑病 病因:由弧菌或单胞菌感染引起。症状:病虾体表、附肢、触角、尾扇等处,出现黑褐色点状或斑块状溃疡,病重时病灶增大、腐烂,严重感染时可穿透甲壳进入软组织,使病灶部分粘连,阻碍起脱壳生长,然后陆续死亡。防治:连续泼洒强可101(超碘季胺盐)0.2g/m3两天,同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10%)0.5g连续内服5天。

三、水霉病 病因:当淡水龙虾体质较弱,尤其是受伤后。受水中水霉侵袭所致。症状:病虾体表附着着白色棉絮状物。防治: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苗种在起捕、运输、放养时操作细致,谨防虾体受伤;用福尔马林(20-25)mg/L全池泼洒,24**后换水,换水尽量一半以上;中博双氧氯(0.3-0.4)mg/L全池泼洒,连用2天。

四、肠炎病 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症状:病虾游动缓慢,体质较弱,肠道**变粗、呈红色、肠胃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防治: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g/m31次;内服饵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肠炎灵5g、蒜素5g连喂3天。

五、软壳病 病因:往往由于投饵和换水量不足或者气候和环境突变导致虾异常蜕壳,蜕壳后钙、磷转化困难,致使虾不能利用钙、磷所引起。病症:病虾甲壳薄而软,活力差,体色灰暗,生长缓慢。防治: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水体环境,每隔半个月全池泼洒消水素(枯草杆菌)0.25g/ m3 饲料内添加3‰--5‰的脱壳素,连续投喂5d—7d。

六、痉挛病 病因:缺乏钙、磷、镁及B族维生素等,水体透明度过高,水中钙、磷比例失调。病虾,躯干弯曲,背部弓起,僵硬,无弹跳力,不久死亡。防治:加大换水量,**池塘水位,将透明度控制在30cm—40cm;饲料中适当补充添加钙、磷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

七、纤毛虫病 病因:由于纤毛虫纲的多种原生动物寄生引起。主要种类有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等。 病症:病虾体表、鳃、附肢等表面有淡黄色棉絮状物,当虫体寄生在鳃部时,可使腮变黑,腮组织变性或坏死,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体表感染严重时,阻碍虾蜕壳,引起死亡。防治:全池泼洒纤虫净1.2g/m3,过5d后又用一次;再全池泼洒工业硫酸锌(3--4)g/m3,过5d后再泼洒一次;以上两种药用过后再全池泼洒0.2g /m3--0.3g /m3二溴海因1次,若纤毛虫很多,可用1.2g /m3的络合铜泼洒一次。

八、藻类中毒 病因:附着性藻类,主要是一些附着性硅藻、褐藻、丝状藻等。 病症:病虾体表被藻类附着,体色变黑或墨绿色,感染严重者被青苔所包裹。体质差、活动力**减弱,不能顺利蜕壳。遇池中缺氧,可引起大批死亡。防治:勤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新;控制投饲量,以免残饵积累太多;青苔净0.3g/m3全池泼洒,过3d后再泼洒一次。注意:用药时容易缺氧,必须开启增氧机增氧,以防泛塘。

病害防治是目前淡水龙虾仿生态养殖的中心环节,是淡水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抓紧抓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