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鸭子从稻田里“挖”效益

   2023-09-06 2150
核心提示:8月25日,“洞庭鱼米香,湖南好粮油”——高质量发展的湖南粮食产业“媒体三湘行”采访团走进岳阳市华容县和益阳市南县。

广西新闻网常德8月26日电(记者 陈创明通讯员孙浩)8月25日,“洞庭鱼米香,湖南好粮油”——高质量发展的湖南粮食产业“媒体三湘行”采访团走进岳阳市华容县和益阳市南县。记者在吉娃米业有限公司和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发现,他们加工当地的大米在市场上卖价比别人高出许多,网友反映这两家厂卖的大米就是好吃。记者在现场探访大米好吃的秘密。

稻田+鸭子 从稻田里“挖”效益

湖南省吉娃米业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吉娃”“湘猫牙”“吉娃湖田”“乡嘉乐”“二阿哥”等大米知名品牌,现担任华容大米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获得“中国好粮油行动”华容县示范企业,岳阳市应急保障企业,“湖南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中国国际餐饮博览会粮油明星品牌”“岳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岳阳市名牌产品”“中国米业质量信用AAA级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吉娃米业从2018年开始试水稻鸭养殖模式。公司负责人龚文兵原来是粮食经纪人,对于市场有着灵敏的嗅觉。“稻+鸭”正好切中了消费者和市场最强需求点——绿色环保。

稻田养小龙虾养殖视频_稻田养小龙虾两季_小龙虾稻田养殖

吉娃米业从2018年开始试水稻鸭养殖模式。广西新闻网记者陈创明摄

鸭喜欢吃昆虫以及水生动物。有数据显示,一只雏鸭一小时可以消灭86——99头害虫,这些害虫有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以及福寿螺等,种类达14种以上,由于鸭子不间断活动,除虫灭草,吃掉水稻部分黄叶,破坏了稻瘟、白叶枯、纹枯等病菌的生长环境,有效地控制了病害寄主,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较好地控制了灰飞虱、黑尾叶蝉、纹枯病的发生。因此稻鸭田农药的施用量大幅减少。

小龙虾稻田养殖_稻田养小龙虾两季_稻田养小龙虾养殖视频

龚文兵介绍养殖鸭生长周期。广西新闻网记者陈创明摄

鸭子的排泄物几乎全部排放到了稻田,是养分丰富的有机肥。龚文兵介绍,目前他们养殖的鸭在一个生长周期110天里,长到约3公斤可以产生约10公斤粪便,能有效补充水稻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鸭子在水稻间运动,具有增氧的效果。稻鸭田化肥施用量也比一般农田要少得多。

龚文兵介绍稻鸭共生种植收入既有稻米又有鸭。广西新闻网记者陈创明摄

稻鸭种植不仅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生态效果显著。吉娃米业在不断摸索中独创了网格化种植模式,把稻田用围栏隔出一个个网格,鸭子在限定的区域运动生长。龚文兵算了一笔账,稻鸭共生种植收入既有稻米又有鸭,每亩收入2960元,传统的种植方式每亩收入为840元,增收2120元。

吉娃米业还把直播开到了田间地头,眼见为实的绿色种植场景让稻鸭米还在田里就被预定一空。2020年第一次直播,鸭田留胚大米、吉娃贡米就销售了5000余单50余吨。2020年已经有多名农户主动找到他们,预种植的农户将到2000多户。湖南稻鸭米的种植已经逐步在洞庭湖区推广开来。

稻田+小龙虾 从稻田里出效益

湖南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是集稻米育种、种植、仓储、烘干、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全产业链生态+互联网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南县创新推广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稻虾共生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稻田昆虫、杂草、枯败茎叶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稻田为虾遮荫避害,虾的排泄物和壳为稻施肥,实现水稻稳产、农药化肥减量,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稻米品质,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当地农民周四喜告诉记者,同样的土地,当地农民一年种一季水稻,同时养殖三季小龙虾。其中一季稻虾共存,水稻收割之后,水田用来养殖二季小龙虾。

村民给记者展示稻田里的小龙虾。广西新闻网记者陈创明摄

湖南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周志光董事长介绍,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金之香稻虾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园区建设,该项目分三期建设。

第一期已建设完成1238亩,目前是南县区位最优、品质最佳核心示范园,园内水稻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大气环境达到国家绿色食品大气标准。该园区2019年6月通过了中国海关《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证明》,园内安装有可视化农产品溯源系统,具有防伪、溯源、营销、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为每包南县稻虾米提供唯一的“身份证”,消费者只需要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该农产品的各项数据,有效地保护了企业品牌形象和价值。

第二期规划为5000亩,将在原有的基地上建设以宣传南县稻虾米文化与乡土农耕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体验馆,展馆将采用目前最新的5G+VR体验技术。

稻田养小龙虾两季_小龙虾稻田养殖_稻田养小龙虾养殖视频

南县把稻虾养殖基地打造休闲观光农村。广西新闻网记者陈创明摄

第三期规划为15000亩,将大力实施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品工程”,着力抓好稻虾产业园建设,着力转变稻虾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积极推广“互联网+稻虾”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好稻出好米,好米才有好收入。在南县稻虾面积集中的三仙湖、青树嘴、茅草街、南洲镇等乡镇实施稻虾田优质稻虾机插连片示范1.7万亩,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企业欢迎。

南县通过深入开展科技兴粮工程,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水产研究所、湖南水稻研究所合作,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稻虾种养技术服务体系,确保每个稻虾种养户技术指导全覆盖。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南县每年减少化肥、农药投入50%以上,有效改善了水质环境,增强了耕地地力,提高稻米品质,全县粮食产品优质率达到85%,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