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日
克氏原螯虾( ),俗称小龙虾,是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水生动物,2010年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夏天将至,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麻辣小龙虾口感麻辣鲜香,极大刺激了食客们的味蕾,配上啤酒是再爽快不过了,可是有谁注意到这份美味竟是外来入侵物种。今天 ,小编带你一起了解一下——外来入侵物种小龙虾。
小龙虾和龙虾的区别
形态特征
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有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
生物学特性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小龙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但在食物缺乏、温度较低和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寿命最多可达2-3年。繁殖季节喜掘穴。在饮食习性上,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
分布范围
小龙虾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已被广泛引入欧洲、非洲、东亚、南美和中美洲。
我国于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引进,20世纪60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开始养殖;20世纪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分布于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华南地区尤为密集。
物种危害
由于小龙虾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种群增殖速度快,食性广泛,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并可与当地淡水物种发生竞争,破坏当地食物链,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筑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对水利工程也有破坏作用,严重的可能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2013年5月7日,中新社曾报道过一起小龙虾入侵云南昆明滇池入湖河道的事件:由于昆明连续暴雨,使得昆明市区盘龙江出现大批“出水透气”的小龙虾。小龙虾不仅入侵了滇池重要的入湖河道,还曾“蛀空”云南元阳梯田。
小龙虾打的洞有手臂那么粗
防治方法
小龙虾治理没有特效办法,只能通过截断、围挡等手段控制其生存范围。而大量人工捕捞反而会扩大其种群生存空间,从而刺激小龙虾加速繁殖。
海关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农业农村部 海关总署公告第470号)的规定,活动物(犬、猫除外),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动物遗传物质均禁止携带、寄递进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次刑法修改在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四十四条之一:“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这一条规定,外来物种的随意引入、放生和丢弃,将会涉嫌犯罪。
供稿单位:动植物检疫处、天津河西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