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池塘养殖小龙虾池塘怎样准备?
一、清塘修整和改良
1.池塘清整
饲养小龙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顶宽3 米以上,坡比为1:3,面积以3-5亩为宜,长方形,水深1-2 米。新开挖的池塘和旧塘要视情况平整塘底、清除淤泥和晒塘,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池水的渗漏。在池塘清整的同时建好防逃设施,以免敌害生物进入和以后小龙虾逃逸。
误区:由于小龙虾经常在浅水处活动, 因此在养殖户中流传着“深水养鱼,浅水养虾”的说法。实践证明:池塘浅水养虾产量低、个体小、壳厚,经济效益差甚至严重亏损。
小龙虾为底栖行爬行或跳跃生活动物,决定其池塘产量的不是池塘水体的容积,而是池塘的水平面积和池塘堤岸的曲折率,即相同面积的池塘,水体中水平面积越大,堤岸的边长越多则可放养虾的数量越多,产量也就越高。因此可在靠近池埂四周1-2 米处用网片或竹席平行搭设2-3 层平台,第一层设在水面下20厘米处,长2-3 米、宽30 - 50厘米,两层之间的距离为20 - 30厘米,每层平台均有斜坡通向池底;平行的两个平台之间要留100 - 200厘米的间隙,供小龙虾到浅水区活动。
2、清塘消毒
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池中敌害生物如鲶鱼、乌鳢、蛇、鼠等,争食的野杂鱼类如鲤、鲫鱼等,以及致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生石灰消毒 生石灰有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干法消毒法:每亩用生石灰50 - 80 千克,全池泼撒,再经3-5天晒塘后,灌放新水。带水消毒法:每亩水面以水深1 米计算,用生石灰100 - 150 千克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
(2)漂白粉消毒 将漂白粉完全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20 - 30 千克(含有效氯30%),漂白精用量减半。有些地方用茶饼清塘消毒,效果也很好。消毒方法:一般先将养殖池注水10 - 30厘米,将消毒剂溶于水后,泼入池中,全塘均匀泼洒。水泥池用药水多次冲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如果是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化浆泼洒生石灰后不要立即进水,生石灰遇水后与空气接触形成的碳酸钙是一种很好的水质调节剂,一般保持一个星期之后再进水。用60目(孔径约250微米)筛绢网过滤进水至70 -80厘米深。
二、水源水质
一般取用河水、湖水,水源要充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颁布的渔业用水或无公害食品淡水水质标准。
三、水草种植
俗话说:“虾多少,看水草。”水草是小龙虾在天然环境下主要的饲料来源和栖息、活动场所。在池塘里模拟天然水域生态环境,形成水草群,可以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和品质。移栽水草的目的在于利用它们吸收部分残饵、粪便等分解时产生的养分,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作用,以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解氧量。在池塘中,水草可遮挡部分夏天的烈日,对调节水温作用很大。同时,水草也是小龙虾的新鲜饲料,在小龙虾蛻壳时还是很好的隐蔽场所。在小龙虾的生长过程中,水草又是其在水中上下攀爬、嬉戏、栖息的理想场所,尤其是对于水域较深的池塘,应把水草聚集成团并用竹竿或树干固定,每亩设置单个面积为1-2 米2的草团20个,可以大大增加小龙虾的活动面积;这是增加小龙虾产量的重要措施。
提示:种植水草以轮叶黑藻、菹草、伊乐藻和金鱼藻为主,不宜种植苦草。水花生主要是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场所,尤其是对幼虾生长起关键作用。
水草的栽培,要根据池塘准备情况、水草发育阶段因地制宜进行。要根据各种水草生长发育的差异性,进行合理搭配种植,以确保在不同的季节池塘都能保持一定产量的水草。水草的种类要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三类。可以种植的有慈姑、芦苇、水花生、野荸荠、三棱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竹叶眼子菜、菹草、金鱼藻、凤眼莲、绊根草、稗草、水稻等等。人工栽培的水草不宜栽得太多,以占池塘面积20%~ 30%为宜,水草过多,在夜间易使水中缺氧,反而会影响到小龙虾的生长。水草密度过大,易造成“封塘”,露出水面的水草尖被阳光曝晒和高温水“烫熟”,而失去生命力,导致全池水草腐烂,使水体变臭。因此,在高温季节,要经常对水草“打头”。
图2.轮叶黑藻
1.轮叶黑藻(图2)
轮叶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属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叶呈带状披针形,4-8片轮生。叶缘具小锯齿,叶无柄。轮叶黑藻是一种优质水草,自然水域分布非常广,在湖泊中往往是优质种群,营养价值较高,是小龙虾喜欢摄食的品种。
轮叶黑藻可在4月中下旬左右进行移栽,将轮叶黑藻的茎切成段栽插。每亩需要鲜草25 - 30 千克,6-8月为其生长茂盛期。轮叶黑藻栽种一次之后,可年年自然生长,用生石灰或茶饼清池对它的生长也无妨碍。轮叶黑藻是随水位向上生长的,水位的高低对轮叶黑藻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池塘中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但是池塘水位不可一次加足,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循序渐进,分次注入,否则水位较高影响光照强度,从而影响植株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池塘水质要保持清新,忌混浊水和肥水。
菹草(图3)
菹草(图3)
2.菹草(图3)
菹草又称虾藻、虾草,为多年生沉水植物,具近圆柱形的根茎,茎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于地 面,于结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叶呈条形,无柄,先端钝圆,叶缘多呈浅波状,具疏或稍密的细锯齿。菹草的生命周期与多数水生植物不同,它在秋季发芽,冬春季生长,4-5月开花结果,6月后逐渐衰退腐烂,同时形成鳞枝(冬芽)以度过不适环境。鳞枝坚硬,边缘具有齿,形如松果,在水温适宜时开始萌发生长。栽培时可以将植物 体用软泥包住投入池塘,也可将植物 体切成小段栽插。
金鱼藻(图4)
3.金鱼藻(图4)
金鱼藻为沉水性多年生水草,全株呈深绿色,茎细长、平滑,长20 - 40厘米,疏生短枝,叶轮生、开展,每5-9枚集成一轮,无柄。在池塘中5 -6月比较多见,它是小龙虾夏季利用的水草,可以进行移栽。
伊乐藻(图5)
伊乐藻(图5)
4.伊乐藻(图5)
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被称为沉水植物骄子。伊乐藻的茎可长达2 米,具有分枝;芽苞叶卵状披针性排列密集。叶4-8枚轮生,无柄。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雄花单生叶腋,无柄,着生于一对扇形苞片内,苞片外缘有刺;雌花单生叶腋,无柄,具筒状膜质苞片。实践证明,伊乐藻是小龙虾养殖中的最佳水草品种之一。
提示:不宜种植苦草的原因是,小龙虾只摄食苦草的根须,而不能利用苦草叶,致使根须被利用后,大量的苦草叶片 浮于水 面发霉变质,败坏水质。
(1)栽前准备
1)池塘清整。成虾捕捞结束后排水干池,每亩用生石灰 200 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清野除杂,并让池底充分冻晒。
2)注水施肥。栽培前 5-7天,注水深0.3 米左右,进水口用40目筛绢进行过滤。并根据池塘的情况,每亩施腐熟粪肥300 - 500千克。
(2)栽培 12月—第二年 1月底栽培。栽培方法:
1)沉栽法。每亩用20 千克左右的伊乐藻种株。将种株切成0.15 -0.2 米长的段,每3 -5段为一束,在每束种株的基部粘上淤泥,撒播于池中。
2)插栽法。每亩用同样数量的伊乐藻种株,切成同样的段与束,按1 米 X 1.5 米的株行距进行人工插栽。
(3)栽后管理 按“春浅、夏满、秋适中”的方法进行水位调节。在伊乐藻生长旺季(4 -9月)及时追施尿素或复合肥,每亩2-3千克。
水花生
5.水花生(图6)
水花生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革命草,属挺水类植物。因其叶与花生叶相似而得名。茎长可达1.5 -2.5 米,其基部在水中匐生蔓延,形成纵横交错的水下茎,其水下茎节上的须根能吸取水中盐类而生长。水花生适应性极强,喜湿耐寒,适应性强,抗寒能力也超过凤眼莲和水蕹菜等水生植物,能自然越冬,气温上升至10℃时即可萌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2 - 32℃。5℃以下时水上部分枯萎,但水下茎仍能保留在水下不萎缩。水花生可在水温达到10℃以上时进行池塘移植,随着水温逐步升高,逐渐在水面、特别是在池塘周边浅水区形成水草群。小龙虾喜欢在水花生里栖息,摄食水花生的细嫩根须,躲避敌害,安全蛻壳。对于繁殖池,水花生多则虾苗多。
凤眼莲
6.凤眼莲(图7)
凤眼莲为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并且在根与叶之间有一葫芦状大气泡,故又称其为水浮莲、水葫芦。凤眼莲的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在6 -7月,将健壮的、株高偏低的种苗进行移栽。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 静的水 面,或者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每年 4月底-5月初在历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在水质适宜、气温适当、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株高可达50厘米。
风眼莲对水域中砷的含量很敏感。当水中砷达到 0. 06毫克/升时,仅需2.5小时凤眼莲即可出现受害症状。表现为外轮叶片前端出现水溃状绿色斑点,逐渐蔓延成片,导致叶面枯萎发黄、翻卷,受害程度随砷浓度增大而加重,受损叶片也会增多,并可涉及叶柄海绵组织。在农业部《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1-2001)标准中,砷的含量必须低于0. 05毫克/升。因此,凤眼莲作为一种污染指示植物,用来监测水域是否受到砷的污染,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四、进水施肥
养殖小龙虾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或无公害食品淡水水质标准,无有机物及工业重金属污染。向池中注入新水时,要用20 - 40目(孑L径为0.425 -0. 85毫米)纱布过滤,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饲养池中。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在入池后直接提供天然饲料。往虾池中施肥应选用有机肥料,如施发酵过的有机草粪肥。施用量为每亩200 - 500 千克,使池水有一定的肥度。在虾苗放养前及放养的初期,池水水位较浅,水质较肥;在饲养的中后期,随着水位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色和放养小龙虾的情况而定,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 - 40厘米。
请关注明天讲:高效池塘养殖小龙虾虾苗投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