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在四川省水产养殖大县——泸州市泸县,迎来小龙虾错峰销售旺季。在泸县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村民正忙着捕捞小龙虾,随即进行分拣、外运,填补国内大部分城市冬季小龙虾市场空白,提前进入产销两旺的景象。
一大早,在泸县福集镇螺狮山村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村民正忙着捕捞今年的第一批小龙虾,将一笼笼小龙虾从稻田中慢慢拉出,随即按个头大小进行分拣、装入桶里,田间一派热闹而喜悦的景象。
“我们的小龙虾上市比较早,现在是供不应求状态,大虾现在的行情是60元一斤,中虾是40元一斤,我们上午发货,通过空运,下午就能到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市场,晚上就能上市民的餐桌了。”泸县福集镇螺狮山村养殖户熊殿君高兴地说。
泸县年平均气温为18.1℃,独特气候让这里的小龙虾一年四季都可投放、生长。同时,泸县因为冬无严寒、春季回暖早,成为全国最早出产小龙虾的地方之一。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当其他地方的小龙虾不能捕捞时,泸县的小龙虾已经错峰上市,成为了春节市场上的稀缺货。
“马上春节到了,对这个虾的需求量比较大。我从腊月十九开始取虾,前面两批卖了200多斤,卖了7000多元钱。我们采取的是‘双稻双虾’,像我们一亩田,龙虾的产值大约在6000—7000元,加上两季水稻的收入,效益还是很可观。现在我们这个稻虾米,卖的价格都是在4—5元一斤,算下来的话,一亩田的收入要超过10000元。”熊殿君说。
立足地理气候优势,泸县多地采用稻虾共作模式,稻虾综合种养也让村民鼓足了钱袋子。“我们采取的是专合社+农户的模式,目前我们的产业大户是11户,带动了周边的散户六七十户,目前全村小龙虾的面积是600余亩,仅小龙虾带来的收益是100余万元。”泸县福集镇螺蛳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德琴介绍。
据了解,2023年,泸县发展“稻虾”种养面积达15万亩,小龙虾产量达1.2万吨、产值达6亿元。(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