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夏季节
聊起宵夜界的顶流
那必须是小龙虾
然而7月份过后
你会发现这位“顶流”
开始慢慢让出C位了
当大家过完了嘴瘾
小编却要来个马后炮
给大伙摆一摆
过量嘬虾的“后遗症”
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HAFF病)
这个家伙
在小龙虾上餐桌的鼎盛时期
也是经常冲上热搜
所以它又有个外号
“小龙虾病”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溶解、破坏的一种内科急症。
横纹肌受到破坏后,释放出来的物质溶解在血液里,经过血液循环,会堵塞肾脏肾小管,造成急性肾功能损伤。严重的可继发急性肾衰竭、肝衰竭、高钾血症、甚至心脏骤停。
是不是有点黑人?作为一种急症,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早识别、早就医至关重要。它的三大常见症状大家一定要记住了:
1.肌肉痛;
2.疲劳、无力;
3.浓茶或酱油色尿液。
如果,你在大量食用了小龙虾过后,发现有嘞些症状出现,一定要及时就医了。
近年来,大量食用小龙虾过后,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报道时有发生。曾经,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吴敏霞的丈夫张效诚,因一个人吃了三斤小龙虾住进ICU的新闻,还一度上了热搜。
为啥子吃个小龙虾,容易招惹上这么个病呢?
很遗憾,目前食用小龙虾后引起肌肉溶解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太清楚。但有很多研究证明,正常情况下鱼虾体内并不含有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毒素,之所以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与小龙虾所在水域被某种病毒、细菌污染,毒素在特殊情况下进入了鱼虾体内有关。
另外也可能与清理小龙虾过程中使用的“洗虾粉”中的不明成分有关。因此,小龙虾只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载体”,而非元凶!
在此还要强调一点,大量食用小龙虾有一定几率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但这个病也并非小龙虾专属。挤压压迫、剧烈运动、特定的药物损害、高热等都是常见诱因。
综上所述,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众多,并非都是小龙虾本尊惹的祸。这口锅,小龙虾不背。
关于治疗,前面已经说了,这里再提醒大伙:早识别、早就医至关重要。
患者就诊后,医生一般会积极地进行补液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和体内环境稳定,清除对机体有害的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行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器官支持治疗。
当然,我们常说最好的治疗其实是预防。针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各种诱发因素,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1、运动预防: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2、药源性预防:部分心血管患者,应用调整血脂的他汀类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遵医嘱应用该药物;
3、安全生产作业:避免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作业,尤其是最近的高温天气,以免导致中暑后电解质紊乱;
4、避免过量的饮酒;
5、避免食用特异性的、来路不明的食物:就比如受污染的小龙虾等。
眼看小龙虾就快下市了,我还想赶紧找补找补口福呢。小编你们这么一吆喝,我们还能抓住快乐的尾巴,愉快地嘬虾不哦?
其实啊,吃还是可以吃的,只是提醒大伙一定要学会正确吃虾的“姿势”。
1.很多人在吃小龙虾时喜欢食用虾头里的虾黄,甚至会觉得那是精华。但是小龙虾的头部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所以最好不要食用虾头。
另外虾线作为龙虾体内仅次于头部第二脏的部位,也不能吃,建议大家在吃龙虾前一定要把虾线去除。
2.易过敏人群、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孕妇、小孩、有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症既往史等人群建议不要食用小龙虾。
3.小龙虾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100℃以上的高温中煮20分钟以上就能杀灭,所以建议吃之前多煮一下。
4.小龙虾蛋白质分解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龙虾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不建议买死了的小龙虾吃。
小Tips:如何来判断死龙虾呢?一般新鲜的龙虾会有鱼腥味,色泽鲜红,但是死龙虾会一种异味和臭味。餐馆吃小龙虾的时候,如果虾的尾巴是卷曲的,那么龙虾就是新鲜的,如果尾巴是笔直的,那多半是死虾。
5.在吃龙虾时最好别饮啤酒。虾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大量食用龙虾的同时,再饮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
6.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龙虾后,马上吃水果,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龙虾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食用小龙虾后,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水果。
7.吃完小龙虾也不宜喝茶,道理与不宜吃水果的原因类似。
8.小龙虾味道鲜美,但绝对不能多吃。我们常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你非要去把这个隐形的剂量给囤够了,你不遭哪个遭嘛。
今年的最佳嘬虾季即将落幕
小编再次提醒那些
准备最后嗨一把的铁粉们
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嘬虾姿势”
千万不要过量哦
(本文由肾内科护士郑艳丽撰稿,科室护士长徐良英审核,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