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养、稻田养虾的基本概念

   2019-10-23 网友投稿5400
核心提示:一、稻虾共养“稻虾共养”,就是人为通过开挖虾沟,种植水草、水体肥水,培藻养草,投放幼虾,并实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3-4月份投放虾苗,5月1日-5月15日完成第一轮养殖;5-6月份,整田,种植水稻,水稻

一、稻虾共养

“稻虾共养”,就是人为通过开挖虾沟,种植水草、水体肥水,培藻养草,投放幼虾,并实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

3-4月份投放虾苗,5月1日-5月15日完成第一轮养殖;

5-6月份,整田,种植水稻,水稻长到20-30cm,然后灌水、6月份开始投放虾苗,实现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共养的一个循环种养模式。

的图片

陈瑶湖教授研究结论

陈瑶湖教授80年代留学美国,稻田虾研究较早的水产专家。

重要声明

高产是在健康养殖基础上的高产,是追求高效、满足市场。我们希望我国小龙虾的平均单产提高到300斤。

亩产300斤是当前湖北省和很多省小龙虾养殖的标准。

历史回顾

我国淡水养殖小龙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1985年开始探索稻田养殖;

1986年开始,武汉建加工厂,88年开始出口;

1989年开始人工增殖,同年江苏、山东开办加工分厂;

80年代湖北发表多项研究报告,开展国际交流;

2005年湖北推出“小龙虾人工诱导繁殖”和“虾稻轮作技术”。

该项技术已经成熟,遗憾的是都没灵活掌握。

中国小龙虾产量世界第一

2007年开始,我国小龙虾产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保持至今;

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已经超过1500万亩,相对应小龙虾餐饮市场呈爆发性增长,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已成为餐桌上的高价菜肴;

小龙虾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特别是优质小龙虾作为生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严重;

小龙虾作为菜肴食材,其合理价位还有较大空间;

小龙虾养殖技术基本成熟,“虾稻共养”已成为小龙虾产品主要供应源头,但新增水田虾养殖户技术普及还需相当工作,养殖成功率较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