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如何繁殖的?

   2019-10-23 网友投稿5100
核心提示:虾苗来源是小龙虾养殖的关键,在8,9月份种虾放养繁殖环节把握好,一方面为来年春季自家虾塘提供足够虾苗,另一方面还可能出售虾苗赚取利润小龙虾繁殖习性群体繁育能力强,个体怀卵量小,一般200-600枚;秋

虾苗来源是小龙虾养殖的关键,在8,9月份种虾放养繁殖环节把握好,一方面为来年春季自家虾塘提供足够虾苗,另一方面还可能出售虾苗赚取利润

小龙虾繁殖习性

群体繁育能力强,个体怀卵量小,一般200-600枚;秋季和春季繁殖,个体年产卵一次;繁殖水温15~25℃。具有护幼习性

小龙虾的生殖系统

(1)雄性

精巢三叶状,白色,位于围心窦腹面,前端离,后端愈合。精巢通出1对细长的输精管,至第五步足基部膨大成储精囊,再通至一细小生殖孔。

的图片 第1张

的图片 第2张

的图片 第3张

(2)雌性

卵巢1对,愈合成叶状,纵贯全身背部两侧,在保存标本呈红褐色,性未成熟时呈白色,成熟时为暗绿色。输卵管细小,1对,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雌性纳精器位于第四、第五步足间的腹甲上,为一椭圆凹陷。

的图片 第4张

的图片 第5张

怀卵量与产卵量:

怀卵量随个体长度的增长而增大;观察63个抱卵螯虾时,最大怀卵量1548粒,最小的222粒,最大抱卵量750粒,最小的85粒,体长与怀卵量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卵巢发育分期

卵巢发育时期

 

卵巢外观

1未发育期白色透明,不见卵粒

2发育早期白色半透明的细小卵粒

3卵黄发生前期淡黄至黄色卵粒,卵径10--300μm

4卵黄发生期初级发生期

次级发生期黄色至生黄色卵粒,卵径250--500μm

黄褐至深褐色卵粒,卵径450--1.6mm

5成熟期深褐色卵粒,卵径1.5mm以上

6产卵后期抱卵虾期

抱仔虾期产卵后卵巢内残存有粉红至黄褐色卵粒

白色透明,不见卵粒

7恢复期白色半透明的细小卵粒

亲虾选择

亲虾来源:天然水域、养殖水体;挑选亲虾时间:8月底~10月上旬;雌雄比例:通常为2~1.5∶1;

选择亲虾的标准:

(1)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光滑无附着物;

(2)个体大,规格20 ~40尾/kg ,♂>♀;

(3)要求附肢齐全、无损伤,体格健壮、活力强。

繁殖方式

(1)养殖池塘人工增殖

在8~10月,对于面积较大的池塘、低洼田或圩滩地等,每亩投放经挑选的克氏原螯虾亲虾20kg左右;

雌雄比例2~1.5∶1;到翌年3月初,当气温回升到12℃,开始投喂幼虾饲料;一般每亩可出幼虾3~8万尾左右。

(2)繁育池塘人工繁殖

池塘面积1~3亩为宜,8~10月投放亲虾30~75kg/亩;雌雄比例2~1.5∶1;一般每亩可出幼虾15~30万尾左右。

塘水位控制苗种繁育技术

淡水小龙虾一年通常有两个产卵期

我省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较大,秋季繁殖的苗种难越冬;通过调节繁殖池塘水位,迫使螯虾穴居,控制繁育时间;

次年开春,放水激活穴居的亲虾;幼虾发育基本形成同步状态,同时提高苗种繁育成活率。

的图片 第6张

方法:

(1) 根据气温的变化,在气温15℃左右10月中和11月初,将池水基本排干(低凹处存水),迫使螯虾打洞穴居;

(2) 越冬期间保持池底低凹处有积水(保持地下水位稳定);

(3) 翌年开春水温上升后,放水培育幼虾,放水要足;

(4)施肥培育生物饵料。

池塘高产繁育苗种比较:

带水繁育苗种:提前上市;成活率低;降水繁育苗种:规格整齐;上市晚;

池塘提早繁育苗种方法:

(1)在7~8月份苗种繁育池架设遮阳网;

(2)作用:降低水温、减弱阳光,促进螯虾巢卵提早发育;

(3)目的:在入冬前使秋苗为大规格幼虾,提高越冬成活率。

虾塘繁育苗种要点:

(1) 9月初放养亲本50~75kg

(2) 亲虾强化培养

(3) 10月中下旬分级降低水位

(4) 适当投放稻草

(5) 3~4月份一次性放水到位

(6) 及时捕捞亲虾

苗种培育:

繁殖池原池培育;

施肥培育生物饵料;

尽早投喂适口饲料;

及时捕捞分塘养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