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行情低迷,但小龙虾发病偷死不断,存塘虾卖还是不卖?

   2019-10-23 网友投稿佚名3730
核心提示:文 | 图 动保事业部  司滨投足料,大胆卖,越卖越有!一、养殖后期,发病依然不可小觑进入5月,天气晴雨交

文 | 图 动保事业部  司滨

投足料,大胆卖,越卖越有!

一、养殖后期,发病依然不可小觑

进入5月,天气晴雨交替,经常出现连续阴雨,又突然烈日高照的情况,极易造成龙虾的应激反应,现已然出现大量死虾的现象,此外,还有大部分池塘不断出现少量偷死现象。在高产却行情低迷的五月,出现大量死虾,就意味着减产。前期高投入,现在行情低迷不卖虾,高存塘情况下,死虾严重,减产导致效益低,恶性循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湖北主要市场的发病情况,由图可知,监利5月新塘发病率高达70%,老塘发病率也有30%发病率,发病率严重,而监利发病率较潜江严重。总体上,湖北5月的发病率较高,且新塘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塘发病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二、存塘大,低投喂,水浑草差,发病更高

本次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投喂管理、起捕管理、水质和水草等方面,现将数据统计结果汇总如下(普查区域主要集中在潜江部分区域):

1、投喂不足,规格不达上市规格,产量不足

新塘投喂方面,投苗时间4月10日前后,密度8000-10000尾/亩,规格10-150尾/斤,开始大量发病时间约为5月15日左右,平均投喂时长约为35天。发病池塘的亩累计平均投喂量为149斤/亩,而未发病池塘的亩累计平均投喂量为193斤/亩,投喂不足,导致营养摄入不够,龙虾体质变差。所以,在投喂管理上,为了增强体质,降低发病,35天养殖周期池塘亩累计投喂量至少达200斤/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存塘压力大,行情走低,不舍卖、不舍喂,“坐”等虾价回暖

目前,中青价格在12元/斤上下浮动,而高价进苗25元/斤左右,养殖户很难接受这样差价,好多客户开始停笼或者减少起捕量,抱着侥幸心理去等待6月价格回暖。价格还没等到,池塘开始死虾减产了,发病池塘亩累计卖虾量仅80斤/亩,不发病塘口则持续疏虾降低密度,亩累计卖虾量达150斤/亩。因此,在疏虾降低密度上,至少保证在5月中旬亩累计卖虾量150斤/亩以上,或者说保证存塘密度最多在4000尾/亩以内。

3、水质浑浊、水草堪忧

经过走访发现,发病新塘浑水的占比较大,71.43%新塘水质浑浊严重,还有14.29%水质略微浑浊,浑浊占比高达85.71%;而发病新塘中水草活力普遍较差,64.29%池塘草少或挂脏,14.29%池塘水草略脏。其中,发病水浑池塘中,80%水草挂脏严重,由此可以看出,水浑及水草活力差的新塘,其发病率相对较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新塘水质浑浊与亩累计投喂量的关系—饲料投喂不足,水质更容易浑浊,平均35天亩累计投喂量低于159斤,会出现水质浑浊现象,发病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新塘发病率高与亩累计投喂量和亩卖虾量存在正相关性,水质浑浊间接影响发病率。

4、天气多变,应激大,易死虾、死虾多

湖北5月天气较为极端,连续阴雨连绵又突然雨转晴,导致龙虾塘一个常见现象——应激上草严重,由于存塘密度大,在空间、饵料和溶氧方面争夺激烈,造成龙虾上草严重甚至严重死虾。另外,由于存塘密度大,突然变天起捕易发生进笼“爆笼”,大量死亡的情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小结

通过统计发病新塘在投喂、起捕和水质水草等方面的数据占比发现,现阶段导致新塘龙虾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存塘密度和体质问题,急需降低密度和增强内服;其次是水环境问题,水质恶化和水草败坏;最后是不可控的自然因素。

三、如何安然度过五月

未发病但存塘风险大新塘防范措施

① 疏虾降密度,保证投喂

目前,仍然有较多客户存塘密度较大,此时应尽快疏虾降密度,至少卖出150斤/亩,或者只要保证存塘密度不高于4000尾/亩,度过黑色五月的压力不大。疏虾期间的投喂量,一般不低于6%-8%进行投喂,具体根据水浑及夹草等现象进行适当增减。

② 内服保健

③ 改底增氧

定期使用底健康组合改底(2袋底倍健+1包底倍康使用10亩,7-10天/次),改善底质环境,扼制有害菌的繁殖条件。

④ 稳水消毒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消毒,快速减少池塘病原菌(不止弧菌),次日后,使用爽水宝5亩/瓶+黑精灵10亩/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