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偷死综合症的防治

   2019-12-19 网友投稿5500
核心提示:小龙虾为昼伏夜出的底栖甲壳类动物,大部分时间栖息于水底、水草或洞穴中,白天在水中几乎不可遇见,偶有遇见也会迅速逃离。巡塘时若发现小龙虾摄食突然减退、人为刺激时反应迟钝、静伏岸边、体色异常及上

小龙虾为昼伏夜出的底栖甲壳类动物,大部分时间栖息于水底、水草或洞穴中,白天在水中几乎不可遇见,偶有遇见也会迅速逃离。巡塘时若发现小龙虾摄食突然减退、人为刺激时反应迟钝、静伏岸边、体色异常及上草、上岸、不进笼或笼捕时死亡等现象,则表明小龙虾已患病。

小龙虾在4-6月间发生死亡时,往往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共同感染,通常养殖环境恶化,且病原复杂。发生死亡前并未表现出明显病症,初期往往死亡量较少,死亡腐败后虾体发红或发白而漂浮于池塘、稻田的水草上,或捕捞时死于地笼中。小龙虾一旦发生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数天后死亡量会大增。对小龙虾在4-6月间发生死亡的现象俗称为“小龙虾五月魔咒”,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称之为“小龙虾偷死综合症”更为确切。

【病 因】条件致病菌、白斑综合症病毒及环境恶化、应激反应等。

(1)白斑综合症病毒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目前小龙虾病毒病报道最多的病原之一。WSSV为有囊膜的杆状病毒,能感染包括虾、蟹在内的许多甲壳动物,鳃被公认为是WSSV感染较严重的部位,中肠也是WSSV感染的主要部位,水温22-26℃时白斑综合症病毒复制力最强,20-26℃是白斑综合症发病的适宜温度。

据研究,小龙虾在3月份没有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到5月份其白斑综合症病毒携带率非常高可达100%,而到6月下旬以后小龙虾却没有携带病毒。当然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小龙虾不一定患病,但患病的小龙虾常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据检测结果可知,在4-6月间小龙虾频繁偷死与水温适宜、白斑综合症病毒携带率高不谋而合。

(2)条件致病菌

据研究,从患病小龙虾分离出的条件致病菌有: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维氏气单胞菌等。

在养殖水环境及小龙虾上均能分离到以上条件致病菌,只有当条件致病菌与小龙虾之间、正常菌群之间的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平衡关系被打破,才致使小龙虾患病。当然,已患病毒病或固着类纤毛虫病的小龙虾被条件致病菌感染亦十分常见。

(3)环境及应激

小龙虾养殖水环境恶化或应激源产生时,才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衍,同时诱发小龙虾免疫力、抗病力下降,而使病原微生物有机可乘,导致小龙虾患病。常见的养殖环境恶化有:水草缺乏、水草腐烂、水色浑浊及溶氧不足、氨氮过高、亚硝酸氮过高等,常见的应激因子为:昼夜温差大、天气突变、暴雨、闷热及敌害生物等。

【主要症状】

病虾行动迟缓或伏于岸边,抗应激能力弱,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体色较健康虾灰暗,无光泽;螯足、附肢无力(图1),翻身困难,头胸甲易剥离,头胸甲内侧有层薄膜疑似蜕壳困难;解剖可见肝胰腺肿大,色泽变深或变浅(图2),部分病虾的肝胰脏有坏死症状,胃、肠空乏或肠道分节(图3);发病初期死亡量不高,随后死亡量逐渐增加;有时表现为先死大虾、再死中虾、随后陆续死小虾的现象。

▲图1.患病虾鳌足及附肢无力

2. 肝胰腺色浅、胃内积水、肠道无食

3.小龙虾肠道分节

【预防措施】

①养护水草。维护良好水质与底质;

②消除应激。及时消除引起小龙虾应激反应的应激源;预防应激使用”万士泼洒Vc+E“;

③定期改底。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每隔7-10天全池泼洒“活菌增氧底改“,”底质清爽颗粒“;

④定期消毒。4月中旬至6月上旬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万士复合典”;

⑤提高免疫力。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每隔10-15天内服”万上黄金散+万士护肝散+万士健力加“;

【治疗措施】

①第1天全池泼洒“泼洒Vc+E,隔4-8小时后全池泼洒“底质清爽颗粒”;第2-4天全池泼洒"万士复合典"”2次,每次间隔1天;

②内服“万士万福芬+万士平安+万士黄金散+”5-7天,建议“万士平安”、“万士黄金散”用量加倍。

【注意事项】

①及时捞出并深埋已死的小龙虾避免病原微生物传染;

②小龙虾偷死多与水质、底质不良及自身免疫力、抗病力降低有关,因而维护良好养殖环境及消除应激因子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

③无水草或水草已大量死亡的养殖水体,建议放弃治疗、抓紧起捕销售,然后放水或降低水位重新种草养虾;

④患病期间禁用强刺激性的杀虫、杀菌剂,以免小龙虾应激而增加死亡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