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大棚养殖有什么核心技术?

   2019-10-24 网友投稿6810
核心提示:小龙虾养殖模式很多,除了常见的水池养殖,池塘养殖之外,还有就是结合的大棚养殖方式。目前大棚养殖可以保温反季节养殖,养殖环境比较容易管理,所以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就是池塘、网箱和

小龙虾养殖模式很多,除了常见的水池养殖,池塘养殖之外,还有就是结合的大棚养殖方式。目前大棚养殖可以保温反季节养殖,养殖环境比较容易管理,所以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就是池塘、网箱和大棚结合的养殖方式。现在就要介绍一下这些具体养殖方式,养殖方法以及养殖效果。

小龙虾养殖的图片 第1张

一,大棚小龙虾养殖技术

1、建设大棚

在养殖塘口两边可以用竹子插进两边土壤,用胶带固定住之后就可以做成一个大棚骨架,注意竹片间隔2米左右。然后在塘口中间打桩子,搭建一个中间主通道,方便行走查看。大棚覆盖薄膜就可以了,覆盖透光好的薄膜。现在为了保温都覆盖双层薄膜。两头留出门来进出。

2、鱼塘设置

设长方形鱼塘,方便搭建大棚,塘口宽大概6到7米,长40米,深60多厘米。塘口可以设置一个小缓坡。池塘中间设置增氧管子,增氧机设在大棚外面的附近。周边栽植一些水草植物比如水葫芦

3、投放苗种

大棚主要是用于冬季养殖,所以可以在10月中投苗,大概投苗一亩投1500尾到2500尾虾苗,一亩大概投20多斤,苗的规格不大,如果是更小的可以一亩投50斤左右。投放前要用石灰水或是食盐水浸泡消毒,之后再投放,先投放在池塘周边草上。

4、喂食管理

喂食主要根据水温决定,当谁温在15到20度,大概两天投喂一次,水温在20到25度时,在每天温度最高时投喂。大棚中的我温度可以自己调节,覆盖增温,开门透风。每一次投喂的量,是刚好够龙虾在2个小时以内吃完的。还要注意水中氧气,使用增氧用具,还可以经常通风透气。

二,如何提高小龙虾养殖成活率

1、虾苗选择

虾苗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提高成活率最基本的条件。一般来说我们要去正规的养殖场进行选购,选购的虾苗规格一般要表匀称;其次就是看小龙虾的地板是否干净,没有出现黄色或黑色;然后就是看有没有出现腐壳;再观察虾苗的运动情况,是否活泼,四肢有没有受损等,还有就是看虾苗的鳃是否干净,有没有水肿,最后就是检查肝胰脏和肠道是否正常。等一切都符合标准之后,那么就是优质的虾苗了。

2、合理运输

虾苗在运输的土中,如果运输方式不正确,这样也会造成大量龙虾苗死亡,所以说正确的运输方式选择,这也是提高小龙虾成活率的一个方法。运输最主要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泡沫箱、塑料筐干运以及尼龙袋冲氧,泡沫箱不适合长途运输,短途运输地 成活率较高;塑料筐干运是目前市场最广泛的一种方式,成活率一般;而尼龙袋冲氧运输的成活率是最高的,但对数量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常使用。最后就是运输车最好是带有制冷设备的厢式货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合理的进行喷水,以免虾苗脱水死亡。

3、科学放苗

在放苗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科学的放苗方法有利于提高虾苗的成活率。一般体长4.6厘米,每亩放50或六十斤左右;5.5厘米,每亩放65或70斤左右;6.5厘米,每亩放80斤左右。其次就是在放苗之前,要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其次就是刚运输回来的虾苗也不能直接就放养,我们要降低应激反应,做到地应激放苗,减少放苗损失。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我们通常可以使用抗激灵加一点黄金多糖,浸泡市场为一分钟,但需要反复进行两三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放苗后全池使用。

4、养殖管理

在虾苗放养之后,养殖管理是提高小龙虾成活率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小龙虾的繁殖和产量。我们要注意的是每天观察小龙虾的摄食情况、运动情况、健康情况,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次就是科学的进行水质管理,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还有就是不定期的给池塘进行消毒,避免病虫害对小龙虾的损害。最后就是饲料质量要达标,并且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投料,并及时清理饲料残渣。

三,小龙虾的常见病害及防治

1、烂壳病

发病特性:烂壳病主要是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小龙虾发病后会出现溃烂的有颜色斑点,斑点轻轻按压会有凹陷的感觉,后期斑点出出现一个洞,导致小龙虾受到感染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在购种运输的时候要注意小心操作,防止龙虾出现伤口,造成机械损伤。然后在放苗的时候要对虾苗进行消毒,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伤到虾苗,保证池水的干净。

2、烂尾病

发病特性:烂尾病主要是因为虾之间打架或者是饲养人员不小心导致龙虾受伤,伤口被感染。染病后会在虾尾出现疮点,虾尾不完全,出现伤口腐烂的现象。后期随着病情加重,溃烂的部位会逐渐像身体发展,严重的时候整个虾尾部全部腐烂。

防治方法:与烂壳病一样,防止虾苗受到机械损伤出现伤口,在养殖过程中将饲料投足,防止饵料不足出现打架的现象。定期将池塘消毒,可使用生石灰,对于发病的龙虾可以喷洒强氯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3、软壳病

发病特性:软壳病主要是因为龙虾缺少钙元素,并且池塘中养殖过度导致光照不足。长时间不更换饲料,吃剩的饲料也没有及时捞出,使池塘水变肥,增大密度,光照不足导致。虾壳用手轻轻一捏就会凹陷进去,由于塑料一般,虾壳颜色加深,食欲不佳,其生长速度也在迅速下降。

防治方法:在准备越冬的时候做好清塘工作,将池塘多余的淤泥及时清除。清塘时配合生石灰进行喷洒进行消毒,将养殖密度控制在池塘负载之内,水草的面积不可超过池塘面积一般,不能长时间的投放单一饵料,根据生长情况适当的改变饵料,多增加含钙量高的饵料。

4、黑鳃病

发病特性:黑鳃病主要是因为虾鳃受到真菌的感染,感染后虾鳃处肉色会逐渐变深,最后完全黑化。导致虾完全丧失鳃部功能,游泳变得较为困难,停止进食。一般患病的虾会爬上池塘或者是潜伏在池底不愿动,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最后窒息而亡。

防治方法:定期对池塘进行换水,提高水质,及时将未吃完的饵料捞出来,防止饵料变质污染池水。饵料需要多样化,不可只投放肉性饵料,适当的添加一些营养价值高的蔬菜。发现患病虾及时捞出,用食盐水浸泡治疗,然后用二氧化氯等药剂进行全池喷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