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近年在餐饮市场上十分红火,因而成为当前稻田养殖比较普通的一种水产养殖品种,尤其是在湖北养殖规模比较大,是不少地方农(渔)民及养殖单位增产增收的创富养殖品种。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者发现小龙虾存在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生长和养殖效益的提高。现将小龙虾自相残杀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小龙虾自相残杀的原因分析
小龙虾是一种介于水生和两栖动物之间的一种动物,其生命力很强,对比较恶劣的环境都能适应,大凡无污染或是污染不严重的水域、沼泽、湿地及稻田中,都可生存和繁衍。但其性情并不十分温顺,有时近于凶猛,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相互残杀现象:
1. 处于严重饥饿状态
如果养殖水体中饲料投喂不足,小龙虾处于严重饥饿状态时,就会群体之间以强凌弱、自相残杀、弱肉强食的现象,尤其是大的个体与小的个体间会发生以大欺小、相互格斗。假如水体中饲料充足时,就会相安无事。
2. 放养密度过大
如果小龙虾放养密度过大,会导致其生长活动环境变差,诱发密度应急效应,群体聚集一起势必会出现打斗残杀现象。从近年养殖情况看,密度应急是小龙虾短期大量死亡的关键原因之一。
3. 隐蔽物不足
小龙虾喜温暖、怕炎热、畏寒冷,偏好光线微弱或黑暗的环境,尤喜抱水草、悬浮物侧卧于水面。在养殖水体中,如果水草、悬浮物等不足,生长环境不适应,就会发生群体间残杀打斗。
4. 雌雄比例失调
在自然状态下,每1只雄性小龙虾可先后与2只雌性小龙虾交配,交配时,雄虾用螯足钳住雌虾的螯足,用步足抱住雌虾,将雌虾翻转,侧卧。如果放养小龙虾时雌雄比例失调,就会出现争雌争雄现象,导致打斗现象发生。
5. 饲料营养不全面
饲料营养不全面,导致小龙虾投喂效果差,会引起病害发生,导致体质弱,就会引起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等相互残杀现象。
二、小龙虾自相残杀的防范对策
1. 掌握放养密度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防止小龙虾相互残杀的根本要求。小龙虾苗种放养主要有投放种虾养殖模式和投放幼虾养殖模式两种。在投放种虾养殖模式下,时间选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初养密度按每亩稻田投放20~30kg,已养密度按每亩稻田投放5~10kg。虾种应选用正规小龙虾良种繁育场生产的优良品种,或者从天然水域挑选。在投放幼虾养殖模下,可在9-10月份,按每亩投放虾苗1.5万尾左右,规格为2~3cm的。也可在3-4月,按每亩投放幼虾1万尾左右,放养规格为3~4cm。
2. 把握雌雄比例
小龙虾的平均寿命在20~24 个月,因此投放时宜选用1 龄雌雄虾作亲本,投放时宜按照雌、雄性比2~3∶l 投放,放养时将装虾器具浸入水中1~2分钟再提起来,反复2~3次,作缓苗处理,使种虾适应养殖水域中的水温,然后投放在稻田的环形沟中。
3. 移植水生植物
小龙虾喜温怕光,喜欢在光线微弱或黑暗时开始活动,所以在亲虾投放前,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应移植水生植物。在环形沟和田间沟消毒一周后,在沟内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栽植面积控制在40%左右,尽量不要集中栽植在一个地点,隔8~10m 栽一块即可。同时,在水稻收割淹水后,稻田的田面也应移栽水生植物,方法同上。另外,在虾种投放期间,可在环沟及田间沟内再投放适量的田螺、水蚯蚓、河蚌等有益生物,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为小龙虾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
4. 科学投喂饲料
小龙虾食性广,植物性的饲料包括豆类、谷类、渣类、蔬菜类及各种水生陆生植物,动物性饲料有浮游动物及动物内脏、蚕蛹、蚯蚓、蝇蛆等。所以在投喂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小龙虾的饵料习性进行科学投喂。在生长季节,小龙虾除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最好投喂全价饲料,特别是添加了抗病毒中药或者免疫促进剂的饲料,每日投喂量为种虾总重的2%~5%。同时,每月投一次水草,水草用量为150kg/亩。
看完别忘记分享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