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减少小龙虾自相残杀,可不仅仅只有降低养殖密度这么简单

   2022-09-07 3780
核心提示:小龙虾养殖要想多赚点钱,无非就是要求价格比较高,其次还包括产量。小龙虾的市场价格小龙虾养殖户朋友无法决定,能做的就是尽量将小龙虾养的漂亮一些,规格大一些。这样才能相对卖出一个比较理

小龙虾养殖要想多赚点钱,无非就是要求价格比较高,其次还包括产量。小龙虾的市场价格小龙虾养殖户朋友无法决定,能做的就是尽量将小龙虾养的漂亮一些,规格大一些。这样才能相对卖出一个比较理想的价格。比如今年4钱以下的成虾普遍价格在8块钱以下徘徊,而5钱以上的成虾价格却都有13块钱到18块钱,可见品相和大小是决定小龙虾价格高低的重要原因。

图片

除此之外,产量也是决定小龙虾养殖是否赚钱的重要原因。量多价格不好的情况下,谁的小龙虾多,谁就越赚钱但是这种观点在前年之后就不合适了。这几年由于养虾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一味提高产量保持高密度养殖,最终导致养出来的小龙虾普遍不好看,很小,谢谢劣质小龙虾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客观来说,即使今年和去年年初没有发生这种疫情,我认为随着养虾的人越来越多,一味坚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价格一样会跌下来,只不过时间来得可能迟一些。

图片

总之按照以往那样养殖小龙虾一味讲究产量的话,注定以后是行不通了。对于养殖户来说,降低密度养大虾才是赚钱的可靠思路。今年就有不少人,尝试着低密度养殖泡水虾,基本上可以达到亩收入5000块钱,这里指的是纯收入。这个收益在这两年市场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其实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这种模式养出来的小龙虾成虾基本都在5到7钱的样子,又漂亮,大部分都是青红虾和红壳虾,价格在16块钱一斤。

无论是高密度养殖还是低密度养殖,由于小龙虾具有比较强的领地意识,而且攻击性特别强,一段环境不好就很容易自相残杀。这样就会导致小龙虾大量死亡,生长缓慢,影响产量和小龙虾的质量。

图片

所以,处理好小龙虾的养殖密度,防止自相残杀非常重要。

有哪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呢?如下:

1.调节养殖密度:稻虾田高密度养殖的话,一亩田可以投放200斤,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样的养殖密度,小龙虾活动空间小,由于领域重叠,很容易发生互相攻击的行为这样加重了小龙虾的死亡率,同时也加大了小龙虾发病的几率。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没有水草和其他隐蔽物的前提下,小龙虾与小龙虾的安全距离是三米,呈现圆形距离。另外密度过大,小龙虾处于应激状态,生长缓慢,同时抢食吃不饱,这些都影响了小龙虾的生长繁殖。

图片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亩虾苗投放量最多100斤,虽然在数量上减少了,但是规格和重量起来以后,价格相对比较高,按照道理来说还是比较划得来的。

图片

2.水草移栽管理:要想有效解决小龙虾自相残杀的现象,一定要做好水草移栽管理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前面我提到的小龙虾的有效安全活动距离是3米的直径,但是如果移栽水草之后,即便是1米的距离小龙虾也会安全生活。小龙虾在水草里面蜕壳休息活动,隐蔽安全,攻击性大大减少,所以水草移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图片

这里我的移栽建议是:尽量选择水草生长空隙比较大的品种,这种情况下水花生和伊乐藻比较适合,同时要兼顾季节,确保一年四季水里面都有水草,这样可以增加小龙虾的活动空间。伊乐藻,水花生,水马齿苋,水荇草都不错。

图片

3.增加隐蔽物:这里的隐蔽物不是指的水草,如果说水草移栽之后,那么隐蔽物就是补充,包括人工洞穴和投放到底层的烂网兜甚至瓦片树枝等等东西(由于有不少养殖户在捕捞小龙虾的时候喜欢在稻虾田里面行走,所以不要放置太多的瓦片,以免伤到自己),放置这些东西的原因是因为,小龙虾在冬季和夏季高温的时候喜欢潜伏在淤泥里面,而且喜欢打架,增加隐蔽物的原因,一方面增加李小龙活动避暑空间,防止了自相残杀。另外有利于小龙虾产卵孵化,道理不用我多说,事实上小龙虾产卵也不一定必定要在龙虾洞里面,只要温度适宜,安静安全就会产卵,这样其实比在龙虾洞里面产卵更加安全。

图片

小结:

虽然说在养殖过程中不能完全杜绝小龙虾自相残杀的现象发生,但是做好以上的准备工作,可以大大减少自相残害的情况发生。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你的稻虾田的小龙虾为什么这么喜欢生病,为什么长的这么小这么难看。也就不会出现一个冬天过了之后,你的虾田里的小龙虾死的差不多了。原因就在于有可能自相残杀死的差不多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