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crayfish)的需求越来越大火爆情况让人想不到,刚开始都是在外塘养殖不过外塘养殖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都思考稻田养殖了,其实都差不多,不要相信稻田的养殖新型或是比池塘养殖更好。
稻田小龙虾(crayfish)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
控制水质:使用符合要求的水源,定期换水,培植水体有益菌群和藻类,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保持田水的酸碱度平衡和溶氧(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平衡,使水体中的物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水体中的主要生物是藻类和菌类。 4月水的温度不高,水草活力还不是特别好,水体中的主要溶氧(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源主要是藻类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定期培养水里藻类,建议使用多种氨基酸肥水产品,培出来的藻相更均衡。
消毒管理:建议7-10天水体消毒一次(弧菌天敌),另外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弧菌数的变化数做进一步的调整,定期到门店检测弧菌情况。
做好补钙工作:龙虾每蜕一次壳就能得到一次较大幅度的增长,从幼虾到性成熟(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本具备了正常的繁殖功能)要蜕11次壳,在稻虾养殖过程中,容易被养殖户忽视,但确是养殖成功与否的不可忽视的关键工作,这项工作就是补钙。虾塘水草、藻类生长需要吸收钙元素,水草老化、肥水难,往往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钙元素,所以定期补充水体钙元素,也能达到肥、活、爽、嫩的效果。同时,养殖水体要求合适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因此水质和底质的养护和改良也需要钙;龙虾蜕壳需要大量的钙元素,才能顺利脱壳生长,所以蜕壳管理最重要的是补充钙元素,一般7-10天补一次钙,建议下午补充水剂葡萄糖离子钙,补钙抗应激双效。
如何改建稻田里面养殖小龙虾(crayfish)?
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方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crayfish)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crayfish)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具体的说,就是种一季中稻,养两季虾,即每年的8月至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本虾,或9月至10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第二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收获成虾,同时补投幼虾,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8、9月收获亲本虾或商品虾,如此循环轮替的过程。
双水双绿示范田
关于虾稻共作养殖场地的改建
(一)稻田选址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电、路三通,保水性能好的稻田,面积一般以50亩为宜。
(二)稻田改造
1、挖沟。养殖主沟是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6-8 m处,开挖环形围沟,堤脚距沟1-2m(保留1-2m宽的平台作为小龙虾(crayfish)吃食区),围沟上口宽4-6 m、下底宽1-2 m,沟深1.2-1.5 m,坡比1:1.5-1:2。田块较大时可在田中间开挖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2m,沟深0.8m,坡比1:1.5。
2、筑埂。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原有田埂(田埂上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田埂应高于田面1.0-1.2 m,田埂底部宽5-6 m,顶部宽2-3 m,坡比1:1.5-1:2左右(黏土地的坡埂不易坍塌,底部可以挖宽一点,坡比1:1.5较合适;壤土淤土的坡埂易坍塌,底部要挖窄一点,形成缓坡,坡比1:2为好)。在围埂和环形沟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便于管理,建议在稻田四周设置环形子埂(内埂),子埂与环形沟之间最好留间隔0.1-0.3 m,这部分区域可以减少子埂的土块坍塌到环形沟里,子埂高度0.3-0.5 m,宽度0.5m左右,高度不能过高,要便于小龙虾(crayfish)的爬行和水稻管理,还要思考到土壤的坚实度。
田间横断面示意图
3、防逃设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墙,用水泥瓦、石棉瓦、或网片加塑料薄膜做出40-50cm高的防逃墙,四角做成弧形。排水口的防逃网应为8孔/cm(相当于20目)的网片。
4、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高处,进水口用20目的长型(约6米)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5、其他条件。在开挖环沟时,可在交通便利的稻田一端预留4.0-5.0 m宽的坝埂,作为机械作业的通道,以便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进入稻田。可在机械作业的通道里预埋直径较大的水泥管,这样稻田的环形沟可以形成流动的水体。
(三)清田消毒
野杂鱼:用茶饼或清鱼净杀灭环沟内的野杂鱼;
消毒:稻田改造后,田面进水约10-20cm,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泼洒消毒,每亩用量75-150公斤和20-30公斤;
注:如果用清塘净、灭扫利等杀野杂鱼或其他菊酯类、有机磷农药的,必须至少解毒2次以上。
(四)培肥
1、田面亩施腐熟禽类肥或沼气肥料200-300公斤或 15斤复合肥+10斤磷肥作为基肥,施肥后进行旋耕、平整,一培养轮虫、直角类、桡足类等虾种苗的饵料生物。
2、不旋耕的必须在田面进行植草,并且经常换水,否则秸秆在腐烂过程中容易导致水质发红发黑,此水导致虾子产量低,规格小,体质差,效益低。
3、基肥可以适量多施,后期施追肥必须少量多次。
4、3-6月份,每月施一次矿物肥10斤/亩,磷肥2次,每次5-8斤/亩化水全池泼洒。
(五)种植水草和投放有益生物
1、消毒后7-10天,在环沟和田间种植伊乐藻(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水草覆盖面积30%,成型后占田间50-60%为宜,3*4米或5*6米来布局成棋盘状;
2、在环沟及稻田内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桶等,为小龙虾(crayfish)提供栖息、脱壳、隐蔽场所,减少其打洞;
3、虾沟消毒3-5天后,在沟内移栽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灯笼草、节节草等)、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10%左右。在虾种投放前后,沟内再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投0.3-0.5kg/m2)、田螺(投8-10个/m2),河蚌(放3-4个/m2)等。既可净化水质,又能为小龙虾(crayfish)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稻田里面养殖小龙虾(crayfish)怎样做田间管理?
在稻田中饲养淡水小龙虾(crayfish),除要上足底肥外,一般不要求投喂人工饲料(feed),但可在环形虾沟及田间沟内投一些水草、旱草和腐熟的牛粪,在小龙虾(crayfish)的生长旺季还可适当的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feed)如锤碎的螺、蚌肉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的活动、吃食、生长情况。田间管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水稻晒田、施肥、用药、防逃、防敌害等工作。
晒田
稻谷晒田宜轻考,不能完全将田水排干。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就可以了,而且时间不应该过长。晒田时淡水小龙虾(crayfish)会进入虾沟内,如发现淡水小龙虾(crayfish)有异样反应,则要则要立即注水。
稻田施肥
稻田基肥要施足,应以施腐熟的有机农家肥料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内层,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可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及生长情况施用生物复合肥10千克/亩,或用人、畜粪堆制的有机肥,对淡水小龙虾(crayfish)无不良影响,且符合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要求。禁用对淡水小龙虾(crayfish)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施追肥时最好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沟、田间沟之中,然后施肥,使追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并为田泥和水稻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水稻施药
淡水小龙虾(crayfish)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稻田养虾的原则是能不用药时一定不用,需要用药时则选用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和生气制剂。施农药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确保虾安全,并要求喷药于水稻叶面,尽量不喷入水中,而且最好分区用药。分区用药的含义是将稻田分成若干个小区,每天轮换用药,在对稻田的一个小区用药时,淡水小龙虾(crayfish)可自行进入另一个小区,避免伤害。水稻施用药物,应避免使用含菊酯类的杀虫剂,以防对小龙虾(crayfish)造成危害。喷雾水剂宜在下午进行,因稻叶下午干燥,大部分药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
种草
在环沟、田间沟移栽水草,如菹草、轮叶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灯笼草、节节草等)、钓鱼藻、眼子菜、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稻田淡水小龙虾(crayfish)环形饲养沟水草覆盖面积以40%-50%为宜,且以零星、分散为好。
防逃防病害。每天巡田时检查进出水口筛网是否牢固,防逃设施是否损坏。汛期防止洪水漫田,发生逃虾事故。巡田时还要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防止漏水和逃虾。
稻田饲养淡水小龙虾(crayfish),其敌害较多,如蛙、水蛇、泥鳅、黄鳝、肉食性鱼类、水鼠及一些水鸟等,除放养前彻底用药物清除外,进水口要用20 目纱网过滤;平时要注意清除田内敌害生物,有条件的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