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龙虾养殖业的发展,稻田套养小龙虾也逐渐增多,不少池塘开始出现水色发红、发黑、发臭等情况,怎么处理秋冬季节红黑水问题?
一、首先要了解红黑水来源
(1)虾田中的稻茬长期浸泡在水中,稻茬腐烂致大量有机质浸泡到水中,过量的有机质,超过虾塘原有的自净能力,继而爆发红黑水。(现阶段多数稻虾田属于此种)
(2)粪肥等有机肥直接投入水体,使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病菌加剧繁衍,导致水体发红发臭。
(3)青苔、水草大面积集中死亡后腐烂,使水体有机质不能得到及时分解,残留在池塘底部,出现的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可能会超标,危害虾蟹鱼类。
(4)水体中有益藻菌数量不足,不能及时分解水体中各个阶层生物正常新陈代谢产生的残饵粪便等有机质。
(5)藻菌不平衡可能由裸甲藻过多导致,是一种藻类结构单一变现。
二、红黑水有何作用
(1)增加肥效,稻茬常规营养成分:干物质96.29 %、灰分11.48%、粗蛋白4.44%、粗脂肪1.38%、粗纤维40.82%、钙0.67%、磷0.09%、无氮浸出物38.17%(数据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浸泡出来后大部分有机质在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后具有一定的肥效。比如微生物通过发酵粗纤维产生的纤维素酶,酶解可将大分子碳水化合物降解为低分子的糖类等,供藻类吸收 。
(2)降低透明度,青苔生长中一定需要阳光,透明度越大,光照池塘底部的机率越大,青苔爆发的机率也越大,红黑水能够直接降低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
(3)培养浮游动物,稻茬中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通过其培藻能力,间接的增加浮游动物饵料,自然而然的可以培养浮游动物。
三、红黑水危害
(1)有毒: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养殖户一般会需要用到农药,一定会含有相当的农药残留物以及重金属离子在稻茬体内,通过水浸泡后毒素直接释放在水体中,危害虾苗。因稻茬没有事先经过发酵、消毒杀菌处理,在分解转化的过程中,会在水体里面生成大量的硫化氢氨气以及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
(2)耗氧: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致使小龙虾缺氧。
(3)死虾:虾苗正如同婴儿,免疫力不如成虾,池塘如果由于红黑水严重,时间持续过长,将直接导致虾苗中毒或应激死亡。
(4)发臭:这是一个过程,如果池塘出现红黑水后不及时处理,有害物质沉积,池塘分解能力进一步下降。会引发藻类死亡、底质恶化、水质开始发臭,进而变为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