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系淡水经济虾类养殖,养殖基本技术必须掌握

   2019-12-15 网友投稿4850
核心提示:1.养殖优势(1)促进稻田增产增收 稻田放养小龙虾,把稻田作为小龙虾在一定生长时期内觅食、繁殖的活动场地。小龙虾在寻找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有助稻田疏松土壤、通风换气、活动根部田水,增加田水溶

1.养殖优势

(1)促进稻田增产增收 稻田放养小龙虾,把稻田作为小龙虾在一定生长时期内觅食、繁殖的活动场地。小龙虾在寻找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有助稻田疏松土壤、通风换气、活动根部田水,增加田水溶氧量,促进水稻快速生长。小龙虾在采食过程中,可以采食田间杂草和多种危害性幼虫,减少水稻虫害,在虾稻共生情况下,达到增收增效目的。

(2)节省水产养殖成本 小龙虾生性喜欢在泥土中打洞筑窝,稻田田埂多、非常适合小龙虾生长。稻田养殖能够容纳更多虾苗,一般产量比池塘养殖高。稻田养殖期间由于阳光直射,能起到杀菌消毒等作用,天然饵料丰富,可明显降低小龙虾的养殖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目的。

(3) 有利保护绿色生态环境 稻田灌水后,一般都会长出金鱼藻之类的幼嫩水草,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部分食饵,增加绿色养殖的天然饵料。小龙虾在田间通过新陈代谢、排泄粪便,又可起到增肥作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生产绿色、安全有机农产品。

2.种养模式

(1) 稻虾连作 稻田种植一季水稻后养殖一茬小龙虾。具体操作方法:选择中稻品种种一季水稻,收割后立即灌水,投放小龙虾种虾20千克/亩 (1 亩=667 平方米,下同),至第 2 年 5月中稻插秧前,收捕小龙虾。留存的小龙虾在中稻收割后留作种虾继续养虾,每年只需补种10千克左右/亩。该模式在不影响中稻产量的情况下,可亩产小龙虾100千克左右。

(2) 稻虾共育 同一片稻田中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实现种养共生。具体操作方法:选择早、中、晚稻均可,每年只种一季水稻,品种选择抗倒伏品种,插秧时最好用免耕抛秧法。于7—8月放种虾20千克/亩,或3—4月放养3~4 厘米长的幼虾 30 千克/亩,在水稻生长期可增产小龙虾50千克左右/亩,在不种作物冬播的情况下,可增加小龙虾产量100千克/亩,年产小龙虾150千克左右/亩。

(3)稻虾轮作 利用稻田水体种一季水稻,待稻谷收割后养殖小龙虾,第2 年不种水稻,第 3 年再种一季水稻,循环进行。稻虾轮作有利于保持稻田养虾的生态环境,有充足饵料,减少龙虾的病虫危害,可生产较大规格的优质商品虾,增加养虾的经济效益。具体操作方法:9月水稻收割后,立即灌水放养小龙虾种虾25千克/亩,第3年6月前收捕小龙虾,采取免耕抛秧方式再种一季中稻,3年一个轮回。

3.生产环节

(1)加强监护 小龙虾天生具有夜行性及挖洞等本能,因此稻田养殖小龙虾必须做好相应的田间工程建设、加固田埂及建好防逃设施。定期巡田,天气突变、高温季节等影响到小龙虾正常生长与生存时期,更要加强看护。

小龙虾系淡水经济虾类养殖,因肉味鲜美广受消费者青睐

小龙虾系淡水经济虾类养殖,因肉味鲜美广受消费者青睐

(2)虾苗选养 虾苗一定要

选择活力强、生长快、健壮无病的苗种。放养前要加强筛选,对反应迟钝、活力较弱、断腿少鳌者要及时淘汰。虾苗投放量一般每亩放养5 000~7 000尾,规格为140~300尾/千克。

(3) 饲料投喂 虾稻混养虽稻田可给小龙虾提供部分饵料,但也需人工投喂。一般以投喂配合料、黄豆、麸饼、动物性饵料为宜。春秋季可栽种适量水草,作为龙虾的青绿饲料。

(4) 水质监控 虾稻共生期间水位调节以水稻为主,待水稻收割后依据温度及小龙虾生长节点调节水位,保持养殖水体清新。

(5) 自育繁殖 采取投放种虾及留取种虾养殖模式者,需在小龙虾完成交配进入洞穴后,及时加深水位,为小龙虾配种繁殖提供良好条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