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份前后正是小龙虾脱壳的高峰期,脱壳后的小龙虾是最弱的时期,极易被病害入侵,极易出现死亡,所以这时的管理极为重要。那么在小龙虾脱壳期该怎么管理呢?养殖小龙虾最怕的就是患上疾病,而小龙虾烂壳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在严重时会导致小龙虾死亡,降低养殖效益。那么对于小龙虾的烂壳病该如何防治呢?
小龙虾脱壳期的管理要点
1、前期准备
在小龙虾脱壳时为了保证其正常脱壳,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比如水质和水体养护,确保水质清洁,养殖池消毒,消除天敌等工作,给小龙虾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节,充足的水草可以提供饵料和脱壳时的一个安全空间,这些都要注意。另外在脱壳时要保持环境安静,小龙虾在脱壳时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会脱壳失败,导致其死亡。
2、加强饵料投喂
在小龙虾脱落前要加强饲料管理,要多喂食一些高营养的饲料,重点喂食动物性饵料,小龙虾在脱壳时会消耗大量的营养能量,营养不足可能会导致其脱壳失败而死亡,所以要脱壳前就要满足他的营养需求,尤其是是钙元素。另外小龙虾在脱壳前饲料不足,会因为争抢饲料而发生互相残杀,这样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小龙虾蜕壳期饲料和投喂极为重要。
3、加强水质管理
小龙虾蜕壳需要良好的水质条件,这样有利于它蜕壳,如果水质条件较差,它蜕壳比较困难,而且在脱壳后极易被水质中的病菌和微生物侵入,从而导致其发生疾病,严重时死亡。在脱壳期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清洁,促进小龙虾蜕壳。
4、注意蜕壳时间
小龙虾的蜕壳时间不是固定的,它们的蜕壳时间是根据进食情况,有先有后,疾病在那个时间范围内天天有小龙虾蜕壳,所以要多观察,不宜胡乱操作,比如消毒,会导致小龙虾死亡。另外要注意疾病防治,但是要少使用化学制剂,可以加入蜕壳素、磷酸二氢钙等,增强体质,促进小龙虾顺利蜕壳。
小龙虾烂壳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1、烂壳病症状、原因
小龙虾烂壳病主要是由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等病菌感染所致,它在感染小龙虾后,初期小龙虾壳上出现溃烂状的灰白色斑点,严重影响到小龙虾的食欲和活动,如果不及时防治,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到了病情后期,小龙虾烂壳养殖,出现黑色溃烂斑点,斑点还会下陷,出现较大的空洞,导致小龙虾失去外壳保护,内部出现感染,严重时导致小龙虾死亡。
2、预防措施
小龙虾烂壳病防重于治,首先在运输和投放苗种是要细心仔细,以免下面受伤,给病菌可趁之机,受伤的虾苗要及时淘汰掉。在小龙虾放养下塘前要对其进行消毒工作,可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或者用低浓度的青霉素液浸泡15分钟,这样可杀死它体表携带的病菌,确保虾苗健康。在养殖时要经常注水、换水,确保养殖池水质清洁,水质恶化病菌繁殖较多,不利小龙虾生长发育。在投喂时要保证饲料充足,以免小龙虾为抢食出现自相残杀现象,伤口极易被病菌侵入,从而感染变化,每月定期消毒2-3次。
3、治疗方法
当小龙虾出现烂壳病时,在感染初期就要及时治疗,先全池泼洒石灰化水,浓度控制在0.25%左右,三天后在全池泼洒一次0.2%的石灰化水。也可用全池泼洒0.15%-0.2%的茶饼浸泡液,也能起到极好的消毒作用。按每公斤饲料加入3克的磺胺间甲氧嘧啶拌饵投喂,每天两次,连续一周后停药三天后在投喂三天,效果较好。也可以将病下捞出,浸泡在0.02%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半小时,在放入清水中暂养,直至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