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总要微笑呀。
簋(gui)街的小龙虾和一系列的麻辣菜品让人欲罢不能。
在簋街,有家馆子叫胡大,生意异常火爆,甚至一度让人把小龙虾和“胡大”这个品牌直接挂钩。说到小龙虾的时候,脑子里第一冒出来的就是胡大。
说来惭愧,在京7年了,我竟一次都没去过。甚至都从未踏入过簋街。这里与我而言,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
记得第一次知道这家店,还是在大二的一节英语课上。课间休的时候,老师聊起来,北京有条美食街叫簋街,他上次去吃小龙虾碰到了赵薇。
当时我还不知道簋街的名气,只是牢牢记住了得知赵薇也去吃路边摊小龙虾的惊讶。
簋街真的是“鬼”街。
北新桥地铁一出,迎面就看到这个大大的 “ 簋 ” 字
在清朝年间,北京的各个城门都有它专门的用途,不得随意使用。例如朝廷出兵就走德胜门,处决犯人走宣武门等等。东直门则是专门为了往北京城内运送木材并往城外运送死人用的。门外就是大片的坟场。
地图上看,这条街在东直门的边上,往东一直走就出了东直门。
所以最开始,这条街就是“鬼街”。
最玄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街上也开了许多店铺,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先后经营不下去,连一家国营的店铺也都关门了。人们渐渐发现,这条街只有开饭店才不会倒闭。
晚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白天凄凄冷冷,杳无人烟。
傍晚的簋街。
不知道什么时候改的名字,这条街就成了“簋街”,一个充满了重油麻辣咸香食物的地方。
胡大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起来的,突然就火的排队的人群排到凌晨,这个狂热程度已经可以跟川渝人民吃火锅有的一拼了。
胡大的菜单。一段有情怀的感慨。
身为一家“网红”店,我思考过胡大的定价算性价比低还是一般呢。
打卡胡大的时候,我和另外两位小伙伴决定不只吃小龙虾,还要点菜。
原因就是贫穷。
只吃小龙虾吃到饱的话,可能我们仨都要破产。
于是我们就点了菜叶子。
叫什么忘记了,就记得不便宜,不过这个酱才不只是黄豆酱呢,跟家里吃的大葱蘸酱绝不是一个味道。一定不一样。
还有一个毛肚和土豆粉的菜,出人意料的,胡大的师傅做菜的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料也比较实在,口味很赞。土豆粉也可以当主食,保证吃饱。
我就问你饿不饿。
胡大还有别的种类的虾,除了小龙虾,还有皮皮虾。
哦不对放错图了。应该是下面这个。
我们并没有点这道菜,原因还是贫穷。
一位来自长江流域的小伙伴曾经吐槽过北京小龙虾的价格。单单从定价方面来看,胡大没输给平均价。
他们家的虾分两种口味,蒜香和麻辣,每种口味的虾都是按个儿卖的,每一只价格从4块到20块不等。
来自黄土高原的我,见到12块一只的小龙虾的个头的时候,已经惊呆了。
就是这一盘,一共好像才十几只?
南方呆过的朋友们可能觉得没啥,毕竟广阔的南方什么都很大,连蟑螂都是水陆空三栖,这种个头的小龙虾可能也就是一般大小吧?
那么,如何30分钟就吃到这么火爆的小龙虾呢?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早点去。
要是8点以后去,我只能默默祝你在12点之前吃上虾。
要是没事,4点半就到5点之间,就该到达胡大的总店,然后排队,这样很快就可以吃上。
如果是上班党,也要在6点半之前到达簋街。才能保证不会排队排到饿晕过去。
第二步,刷号。
胡大为了满足广大食客的饕餮之欲,在短短的这条街上开了4家店。从总店到五店,都分布在街边两侧。出于迷信的考虑,没开四店。
从北新桥地铁站出来以后,先看到的是五店。五店在街道南边。
这个时候,别管三七二十一,赶快去先排一个号。不要纠结前面有多少个人,还要等几桌这样的问题。拿到号就是王道。
沿着路往前走,在右手边会看到胡大总店,看一看门口坐着的人,如果一眼看过去,人已经挤到马路牙子上了,那就果断放弃,继续往前走;如果没那么多人,就派一名小伙伴去取号。
夏季下午6点胡大总店的门口。
什么,你说你是一个人?
emmmm,那不如就在美团外卖上定一盒“探虾记”?
再往前走一会就能看到,在五店的同一侧,有一家三店,迅速取号。不出意外的话,在三店吃完了,五店的号都不一定排的上。
一次我排队排的可能太辛苦了,店员跟我说,三店是晚上场,五店是白天场。
我当时一下没理解,就问了一下她,白天场、晚上场是什么意思啊?
她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说,三店的营业时间是5点,最早的号都是5点才开始排;而五店,从大中午就开始营业了,所以很多人都是从中午就来排号的,你看着你前面排着的很多人,可能是下午3、4点就来了呢。
套路,都是套路!
当时我就决定一定蹲住了三店,果然很快就吃上了。
胡大古色古香的装修,很有点意思。
如果去的晚了,索性把二店的号也取了吧,万一有奇迹出现呢?
贴心如我已经画好了路线图,按照123的顺序一路取号就好啦~
请记得,不要留恋路北的总店。
最后,我们再梳理一遍关键点。
1、动作要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去的食客才有小龙虾。
2、姿势要帅,每家店都拿号,三店是重点蹲守对象。
3、眼中迷离,小龙虾那么好吃,不沉迷一下吗???
最后,祝大家吃得开心!
希望给大家满满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