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到致富“宝贝”小龙虾进军千亿产业虾稻

   2023-08-11 1450
核心提示:人民网潜江6月9日电 (张沛)6月9日,首届中国(潜江)国际龙虾产业博览会暨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盛大开幕。自2009年潜江举办首届龙虾节以来,曾经被视为“农业一害”的小龙虾

人民网潜江6月9日电 (张沛)6月9日,首届中国(潜江)国际龙虾产业博览会暨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盛大开幕。自2009年潜江举办首届龙虾节以来,曾经被视为“农业一害”的小龙虾,创造出了潜江小龙虾产业180亿元综合产值的奇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湖北小城市,凭借小龙虾一举获得了“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龙虾美食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中国虾稻之乡”等一系列殊荣。

经过精心打造,潜江龙虾节已经成为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体的文化品牌,潜江小龙虾也通过这个节日赢得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从稻田害虫到致富“宝贝” 小龙虾进军千亿产业

虾稻产业在全国遥遥领先,为潜江连续举办龙虾节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长期以来,小龙虾被视为一种稻田害虫作为防治对象。

2001年,潜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小龙虾“虾稻连作”模式。这种模式利用低湖撂荒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放养小龙虾种虾,使其自繁自养,种一季稻养一季小龙虾,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又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0年,水产专家选取部分稻田进行试验,又创新出了“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虾稻共作”是在“虾稻连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虾稻共作”生态种养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循环利用,达到小龙虾、水稻共同生长,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目的。

据统计,“虾稻共作”可亩产小龙虾200公斤左右,亩平均收入5000元左右。

潜江建成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成为中国最大龙虾交易市场,线上线下入驻商户152家,小龙虾生鲜交易额完成5.35亿元,高峰期日均发货量500吨。

小龙虾精深加工拓宽了该产业的发展空间,潜江现已形成了众多水产品加工企业群,可生产虾仁、整肢虾、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等10多个系列、60多个品种。全市共有加工企业13家,固定资产12.6亿元,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

今年4月,16家潜江小龙虾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鸣钟开市,集体“冲浪”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借力区域资本市场推动小龙虾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截至2016年底,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65万亩,“虾稻共作”面积达60万亩。年产小龙虾7.35万吨;小龙虾系列产品出口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1.1亿美元。小龙虾的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连续10多年位居全省、全国第一。虾稻产量33万吨。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了18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了10万人,龙虾养殖户户平均增收16000元,带动全省养殖小龙虾387万亩。

今年“五一”期间,十多万外地游客直奔潜江,品尝龙虾美味。3天时间,潜江生态龙虾城上10个餐饮名店售虾100多万斤,营业收入过亿元。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潜江市让龙虾产业逐步形成了集龙虾繁育、养殖、烹饪、加工、出口和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旅游发展的富民产业,产值继续向千亿元目标迈进……

标准化产业链 小龙虾铸就金字招牌

“潜江小龙虾是清水虾,虾壳呈青绿色,肚皮白,虾尾干净饱满,剥开后,虾腮净白、虾肉鲜美。”谈到潜江龙虾独特的品相,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十分自豪。

从田间到餐桌,甚至到世界各地,潜江构建的标准化产业链保障了“潜江龙虾”这一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2005年,潜江市与湖北省水产科研所合作,成功进行小龙虾人工繁殖研究与试验。2008年至2012年,湖北莱克水产公司投资近亿元建起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小龙虾工厂化育苗基地。

由潜江主持起草的《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潜江龙虾虾稻共作种植技术规程》和《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育技术规程》,参与起草的《克氏原螯虾 虾稻轮作养殖技术规程》已成为湖北省地方标准,主持起草的《潜江龙虾 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已由中国渔业协会发布实施。通过省地方标准的认证并公布实施。

除了管住小龙虾养殖源头,还要跟踪监管小龙虾流通、消费、加工等环节。潜江对市域内小龙虾经销商实行“一票通”制度,保证小龙虾货源清楚、去向明白、问题龙虾可及时召回。华山、莱克公司生产出口的小龙虾产品,在欧美多次“苛刻”的检测中,无一例超标。为严把潜江龙虾质量安全关,全市还建立健全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现已建成了11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基地,1个市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中心控制平台。

此外,潜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进入流通环节的小龙虾活体以及餐饮消费环节小龙虾进行专项抽检。

在餐饮行业,潜江市发布了《潜江市小龙虾餐饮店经营规范》《小龙虾相关菜品制作规范》等标准,潜江龙虾职业学院开展潜江龙虾烹饪技能培训,致力打造潜江龙虾烹饪技师劳务品牌。

“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潜江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小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全国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县,“潜江龙虾”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潜江因此被列为全国六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示范县”之一;“良仁”“楚江红”牌龙虾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楚玉”牌冻煮小龙虾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虾乡稻”牌生态香米荣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称号;“虾皇”“小李子”“味道工厂”“小二上虾”等餐饮企业名扬省内外……

提升品牌内涵 小龙虾助推文化繁荣

从首届龙虾节开始,潜江就创造出了一段段辉煌的历史,催生出了集种苗培育、养殖、销售、加工、研发、餐饮等多元化经营于一体的潜江小龙虾产业王国。

7届龙虾节期间,举办了专场文艺演出、湖北(潜江)首届电商创业大赛高峰论坛、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优质农产品展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研究院揭牌、小龙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掀起了中华大地一片红。

多年龙虾节的举办,使得“潜江龙虾”成为潜江文化的一个标识,龙虾与文化产业的接轨应运而生:在潜江实地拍摄的电影《虾哥的故事》首映、首部龙虾题材动画片《潜江龙虾》试播、“虾乡诗韵”书法作品展出、世界最大龙虾雕塑落成……

8年间,凭借龙虾节这一独特的载体,潜江打造了“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在以节会友、以节促建、以节促变、以节促招、以节促游、以节促宣的宗旨下,龙虾节成为了富民、惠民、乐民的文化品牌。

龙虾节的举办,促进了潜江小龙虾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发挥粮食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生态修复、绿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大大提高了潜江市的知名度。

2017年,首届中国(潜江)国际龙虾产业博览会暨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是一次“提档升格”的“一会一节”。节会期间,将举行国际龙虾产业博览会,稻田生态综合种养高峰论坛,中烹协系列活动,“潜江龙虾之夜”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游水乡、品龙虾”乡村旅游活动,潜江龙虾走进武汉、北京、上海、成都活动,总结表彰大会等专项活动。

龙虾节的文艺演出更是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响应。本届“龙虾之夜”活动一改往届只有一场演唱会的单一办节模式,新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包括独具特色的创意集市、维秘秀,实力强劲的百大DJ、风格多样的外籍乐队、激情澎湃的摇滚音乐、神秘魔幻的大型魔术和杂技等,更有罗马尼亚皇家马戏团强势入驻。

潜江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一会一节”邀请了大量国际国内顶尖的龙虾行业专家带来一系列新思路、新方向、新举措。通过举办国际龙虾产业博览会,进一步推动虾稻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扩大潜江虾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巩固潜江虾稻产业在全国的龙头地位,着力打造全国虾稻产业第一市,确保在湖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美食做法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做法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