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00米不到的马路,最辉煌时楼上楼下挤着近50家餐饮店,九成是卖小龙虾的。黄浦区西藏南路与人民路中间的这段寿宁路,人称“小龙虾一条街”。
如今,它将成为历史。
进入3月,“再见,寿宁路”之类的帖子在社交平台热传着。在上海,如此老牌、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且以单一特色著称的美食街独此一家。它真要被取缔?监管部门尚未给出明确说法。不过,寿宁路小龙虾店的证照问题近年来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而整治无证无照餐饮确为今年上海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头戏”。
在寿宁路小龙虾街后巷一条一米不到的弄堂里,大大的烟囱有两三层楼高,居民开窗就能看见。本报记者唐闻佳摄
对于“人气夜市”、美食街,一关了之并不难,或许它会在其他地方再度风生水起。
我们为什么还要谈寿宁路?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这条辉煌了20年左右的美食街背后,有的不只是食物带来的愉悦。剥开这条“龙虾街”的前世今生,与美食街一同迭代的,是都市人饮食消费习惯与对食品安全态度的变化,以及城市更新的前进步伐。
招租广告遍布,人去楼空,“小龙虾街”冷了
站在“门面出租”的小广告前,一对老夫妻每天都会来寿宁路,他们背后是已被拆成毛坯的沿街房,他们是房东。
原来,他们的“邻居”店铺都是卖小龙虾的。但如今,他们家隔壁已经变为一家卖杂货的小超市,店堂明亮,货架整洁。
老夫妻早就在上海别处安家了,他们如今盼着这里“早点转型”,给这间房“谈一个好租金”。
3月17日20时,寿宁路,霓虹灯还在闪烁,却看不到如织人流,除红梅龙虾等在各类上海小龙虾评价榜上排名靠前的“网红”还能接近满座,其它店堂都寥寥坐着一两桌人。不少店铺做着外卖生意,偶尔看到外卖小哥过来提货。
在一家卖了十多年小龙虾的店堂里,张贴着港台明星曾在这里用餐的照片,可见寿宁路昔日的风光。这家老板坦言,互联网餐饮营销模式带动了“网红”餐饮,寿宁路受到的冲击不小———要吃小龙虾,寿宁路不再是唯一选择。
在街角,一些并不明显的店铺已被贴上了“旺铺出租(谢绝餐饮)”或关门停业的牌子。
寿宁路,要拆了!今年春节后,这样的消息弥漫在这条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