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又到了小龙虾消费旺季。作为夏季餐饮消费的“顶流”,今年小龙虾市场已热闹非凡。不过,令很多吃货欢喜的是,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小龙虾不但价格亲民,而且新产品迭出。那么吃货们在实现小龙虾自由的同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价格“美丽” 小龙虾“自由”来了
“今年小龙虾价格实惠,家里人爱吃,就多买点。”昨天一早,记者在绍兴柯桥区裕民农贸市场的水产摊位上碰到了拎着4斤小龙虾的“马大嫂”赵阿姨。这是赵阿姨今年第一次买小龙虾,她直呼便宜。“往年这个时候小龙虾差不多要个30元左右一斤,今年相同品质、个头的,25元一斤差不多了。”
记者从裕民农贸市场多家水产摊位上了解到,今年小龙虾在2月底左右上市,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是青龙品种,分为小、中、大三种规格,“中青”因其价格适中、肉质肥美成为“销冠”。“‘中青’价格在20多元左右一斤,目前市场上的小龙虾主要来自湖北和江苏。随着气温升高,后续价格还将持续下降。”一家水产摊摊主俞女士说,由于今年小龙虾属于丰产年,因此价格比往年低一些,每斤大概能便宜4元、5元。
“小龙虾生意每年竞争都很激烈,5月中旬以后市场上销售基本以江苏的小龙虾为主,现在小龙虾还没完全成熟,所以都是青壳的。等到完全成熟后,小龙虾比较成熟了,壳就变成红色了,此时小龙虾的钳也比较大。如果喜欢吃肉质比较紧实的,不妨再等等。”和小龙虾打了十多年“交道”的万哥龙虾店主万先生说。
夏天是属于小龙虾的季节。眼下,绍兴柯桥城区街头各家餐饮店几乎都推出了和小龙虾有关的菜品。像一些酒店专门推出了小龙虾宴,还有一些餐饮店则打出了“买2斤送1斤”“买三送一”等优惠活动。一些餐饮店一天能卖出上百斤小龙虾,而且生意几乎都集中在夜间。小龙虾在“点燃”夜经济的同时,线上小龙虾外卖生意同样火热。一家烧烤店的负责人赵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店内推出的小龙虾套餐十分受外卖食客欢迎,其热销程度甚至可以媲美店内的烧烤。
“预制龙虾”成为新风口
“106元就能吃到5斤半小龙虾,在家5分钟就能做好……”最近这段时间,爱刷视频的小钱发现,在预制菜市场上也出现了小龙虾的“身影”。
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很多生活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宅经济”“懒人经济”“露营经济”等新消费趋势的出现,让预制菜悄悄占据很多年轻人的餐桌。记者在柯桥城区多家超市发现,小龙虾预制菜已在各大商超占据一席之地:小龙虾盖饭、香辣龙虾、麻辣虾球等等。其中,蒜香、麻辣、十三香口味的冷冻预制小龙虾成为主推产品。
一款252克售价24.8元的某品牌麻辣虾球预制菜,记者在其烹饪建议中发现,其只要整盒龙虾倒入锅内加热4-5分钟或者用微波炉加热3-5分钟即可食用,十分方便、快捷。“预制菜小龙虾很多都是去了虾头的,只有虾尾,虽然是冰冻过的,口味上可能和龙虾店的新鲜龙虾有些差距,但胜在方便,加工方便,吃起来也方便。”一位消费者向记者坦言。
“这种小龙虾一般保质期比较长,对消费者而言,一年四季想吃就能吃到,因此很受年轻人欢迎。”大润发超市的一位店员表示。
在某购物网站上,记者发现,小龙虾预制菜也已比比皆是。知名的譬如海底捞、长沙文和友、海天下等等都推出了各类小龙虾预制菜。例如长沙文和友一款售价118元的600克麻辣小龙虾尾,月销量达到了5万+,“新鲜”“干净”“便捷”则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买家评论词。
不过记者同时也在网上发现了一些价格十分低廉的预制菜小龙虾,尽管这类产品也有可观的销量,但是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预制菜市场并无统一定义及分类标准,因此预制菜市场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特别是在网络端选购预制菜时,还是要注重选择品牌预制菜,切不可购买太过便宜的产品。”
虽味美但不可多食
一直以来,都有关于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体内聚集大量重金属的说法。对此,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龙虾主要以养殖为主,很少会出现重金属超标的情况。不过,对于一些通过地笼、野钓从河道、田沟里捕捉到的小龙虾,相关人士并不建议食用,其主要原因是野生小龙虾的生存环境不可控。
据了解,小龙虾身体内的一些有害毒素,往往聚集在虾头,因此位于头部的虾黄,最好要少吃甚至不吃。此外,小龙虾在常规烹饪时,一定要煮熟烧透,切不可生吃或者食用半生不熟的小龙虾,这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
每年夏天,小龙虾加啤酒,是很多吃货的“心头好”。然而,因多吃小龙虾而把自己“吃”进医院的新闻也并不鲜见。因此相关人士建议,尽管眼下小龙虾价格“跌跌不休”,但消费者在大饱口福之余也要注意,小龙虾切不可多吃,也不可天天吃。由于小龙虾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过量食用,易造成消化压力,引起消化不良,过敏体质的人群也不宜食用。此外,由于小龙虾富含嘌呤,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很不友好,会加重痛风症状,危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