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要到了,大嚼小龙虾的季节也马上要到了,据调查,重庆的吃货们,一天要吃掉3吨小龙虾。而具有“龙虾老饕之城”称号的南京一天竟然会吃掉60吨小龙虾,不过在这中间也有不少吃货很纠结:这些“舌尖上的小龙虾”吃着安全吗?怎么吃才最安全呢?
小龙虾,脏吗?
有不少人传言:“小龙虾来自污染严重的河道”。大家认为,因为小龙虾养殖成本高,零售价一般在2.50元/斤,无利可图,所以市面上所有的小龙虾全部由闲散农户在本地河沟里收集,往往越是污染严重的河道小龙虾越多,水越干净,死得越快。
其实,有专业人士做过小龙虾在腐败食物和新鲜食物的选择试验,做了一个Y型的迷宫,一边放了新鲜鱼块,一边放了腐败鱼块,经过几百次观察,发觉小龙虾99%取向于新鲜鱼块。”这些年野生小龙虾越来越少了,而且成色不如养殖的小龙虾好,如今市场上的小龙虾大部分都是专业养殖户人工养殖的。
小龙虾的确在干净和污泥环境中都能生存,但它更喜欢在干净的环境中成长,所以清水里养殖的小龙虾成活率高、个头大、口感好,卖的价钱也高。
大家想要安全的吃到美味的小龙虾,首先就要学会怎么挑选小龙虾了。
1、吃龙虾先看尾巴
如果在购买时发现龙虾尾巴有泥巴,说明这种龙虾是生活在稻田、水沟或者一般淤泥较多的池塘里的,这样的龙虾即使用刷子清洗也无法将尾部的脏东西洗干净,烧出来吃时也会感到有种怪味道。另外,生长在污水中的龙虾个头会较小,身体颜色不是那么鲜艳。而真正生活在较深的淡水湖中的龙虾一般买回后,只需要用清水冲冲即可入锅,不需费多少清洗的工夫。
2、千万别吃死虾
买小龙虾最害怕遇到的就是死虾,因为小龙虾死后的肉质腐坏得非常的快,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滋生有害病菌,食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肠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体健康。还有,虾的肠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质,特别是随着虾死亡时间的延长,虾体内积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会出现中毒现象。
专家表示,可从三方面辨别死龙虾:一是活龙虾烹制后身体弯曲比较紧,反之则是死龙虾;二是活龙虾肉较硬并有弹性,有一定嚼劲,死龙虾吃上去软乎乎的;三是活龙虾的肉质带点甜味,而死龙虾的肉质味淡甚至有点氨水味。
3、防止小龙虾美容剂“洗虾粉”的 迷惑
经过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往往看上去非常干净,色泽也很光鲜。小龙虾是否用洗虾粉洗过靠吃是无法品尝出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一般被腐蚀过后的小龙虾虾钳很容易脱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龙虾虾钳普遍比较少的话,使用洗虾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此外,经过腐蚀后的小龙虾颜色会很鲜艳,各位小伙伴也要注意这一点。
说了这么多,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大家能安全健康的吃到小龙虾,那具体怎么吃才是最好的方式呢?
1、食用龙虾要有量
食用龙虾要有度,一次进食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过10只。虾是发物,经红烧、油焖后,更易引发上火,导致长包、便秘。另外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等。小龙虾还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宜食用。
2、烧龙虾一定要煮熟煮透
饭店的龙虾都是连头一起烧的。高温烧煮才能完全杀死寄生虫,小龙虾蒸煮时间必须要达到30-40分钟,才能杀死寄生虫。如果采用烤、炒或腌、醉等方法加工小龙虾,在食用后就有可能感染肺吸虫病。怎么辨别小龙虾是否熟了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咬一下———如果咬时肉不发软,有嚼头,且同时有汁流出,就是熟的;还有,观察被咬开的横截面颜色是否一致,一致则熟。如果各位小伙伴自己在家煮龙虾,建议在烹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喂养24小时左右,让虾体吐出代谢物。
3、烧焖的虾子太刺激了,可以改吃蒸虾。
蒸虾用的调料少,可尽量保存虾中的营养。不过,为保持虾的鲜嫩,有些商家蒸几分钟就出锅,高温杀菌时间过短。相比之下,油焖大虾先用大火高温爆炒、再用小火焖烧,杀菌效果可能比蒸虾好一点。特别提醒:孕妇食用的食物都应保持卫生,如果孕期想吃龙虾,在家做相对更安全。一定要将虾子清洗干净,并将肠子拉出来。
4、吃虾不吃头
如果是在被污染的环境中长大,小龙虾吸附的能力特别强,它有可能把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吸附进去,当它吸附重金属元素后,头部会自然产生一个“囊”,把重金属包裹起来。同样,龙虾头部是最易积聚寄生虫的部分,所以吃的时候要去头。
5、吃虾后不宜服维生素C片剂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贝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该物质吃下去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后,可使原来无毒的砷化物转为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6、各种“魔鬼组合”很伤身
油焖大虾+冰啤是拉肚子的黄金搭档。人们喜欢消夜时来上一盆油焖大虾,再点上几瓶冰啤酒,吃得格外惬意。专家提醒:虾和冰啤酒都对肠胃形成刺激,两者同时进行,很容易引发腹泻。
油焖大虾+水果,当心长结石。吃高蛋白、高钙物质后,又吃含鞣酸的水果,可能在胃里结合成鞣酸钙,变成结石。专家建议,吃油焖大虾后,不要马上吃葡萄、山楂之类的酸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