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部分CT三维重建(上方为螯足,下方为腹部虾肉)
再加上螯足内的肉很难被吃干净
很多小体型的虾
或者某些时期的小龙虾
螯足内几乎没有肉
因此
可食用部分占比会更低一些
(图片源自网络)
按上述比例估计
一斤小龙虾
最后吃到嘴里的
大约只有50-100g
小龙虾侧位图 Cinematic Rendering重建
有人可能会反驳
还有虾头里的虾黄
没算呢
那么
我们接下来利用CT扫描的数据
了解一下虾的解剖结构
可能是史上第一只小龙虾的CT断层解剖重建图像
对照网上找到的示意图 如下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平时所说的虾黄
对应的是小龙虾的消化腺和性腺
CT测量发现
这部分密度角相对较低
说明含有脂肪
而颜色偏灰黑的部分多为胃及胃内容物
这部分不能食用
不小心吃到嘴里
自然味道欠佳
小龙虾的消化腺相对密度较低,说明含有脂肪
小龙虾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
得益于它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
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转移到外壳
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
这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