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升温,夜市大排档等纷纷开张,其中小龙虾成为食客夜宵的首选。不过小龙虾虽美味,但若食用不当或过量,会引发一些人体疾病,造成不良后果。
常州市民王先生酷爱吃龙虾。每到龙虾季,便会三天两头下馆子尝鲜。前几天,他在晚上吃完龙虾后,突然出现了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且尿色变为褐色。于是立即到医院检查。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林敏说:“患者发病前有进食小龙虾的病史。第二个有症状,像肌肉酸痛这些症状。第三个从CS检查,主要是CK肌酸肌酶或者肌红蛋白明显升高,一般是三到五倍以上。”
经诊断,王先生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过治疗干预,王先生的病情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医生表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因肌肉组织严重受损导致的综合征,目前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尚不明确,但与洗虾粉、农药残留以及龙虾自己带的内毒素有一定关联,发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心率失常,甚至威胁生命。医生提醒,尤其是小龙虾爱好者,食用也要有度。
林敏说:“任何饮食都要一个节制,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过量饮食。如果食用小龙虾出现肌肉酸痛,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首先还是希望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食小龙虾时,最好还要仔细观察小龙虾的躯体,不要吃到“隔夜龙虾”。自行烹饪时,先用清水浸泡2-3小时,刷洗干净,高温煮熟后再食用。
(徐翊冬 董路 常州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