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绿色市场部分商户阻断南山路网传流血事件

   2023-08-11 2650
核心提示:辟谣  城关区绿色市场部分商户阻断南山路  网传流血事件子虚乌有  针对6月23日城关区绿色市场部分商户

辟谣

标题:城关区绿色市场部分商户阻断南山路网传流血事件子虚乌有

针对6月23日城关区绿色市场部分商户阻断南山路、网传发生流血事件的消息,当晚7时许,城关区政府辟谣称此事子虚乌有。

城关区政府发布的消息称,绿色市场位于兰州城关区和平路1号,已经营17年。随着城市的发展,绿色市场设计规划定位较低、配套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等不利因素凸显,导致市场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重大隐患。为此,城关区政府决定对绿色市场进行关闭提升改造。

6月23日11时许,工作人员在市场门口安放“禁止进货车辆进入市场和做好市场防火工作的告知牌”时,遭到聚集在市场门口部分商户的阻止、推搡,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辱骂。11时30分许,聚集的100余名商户又将市场门口南山路双向阻断,造成南山路交通大面积瘫痪。事发后,市区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要求各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劝解疏导和法律宣传工作。经多次劝解未果。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调集警力,强行疏通道路,下午1时40分许,道路恢复正常。

在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未发生人员受伤流血事件。目前,互联网上关于该事件有人员被打流血的图片、视频,并非南山路绿色市场现场视频。请广大网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理智对待该事件。勿造谣,勿传谣、勿信谣!城关公安分局将对在互联网上故意发布捏造事实的人员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来源:兰州晚报记者赵雨欣)

真相

兰州绿色市场小龙虾价格_兰州绿色市场小龙虾_兰州最大的龙虾批发市场

兰州绿色市场小龙虾_兰州最大的龙虾批发市场_兰州绿色市场小龙虾价格

标题:市场设施隐患重重提升改造势在必行部分商户拒绝搬迁绿色市场改造步履艰难

兰州绿色市场经营17年来,其规模已由最初只有3个室外大棚零散经营的小市场,发展到现在有374家商户的室内大型配送和批发市场。该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使用面积8200平方米,以销售水产海鲜品为主,年交易额在20亿元左右。

作为全市水产品及肉禽类产品批发集散市场,该市场在丰富市民菜篮子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场设计规划定位较低、配套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等不利因素凸显,导致市场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多方面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已严重影响到主城区市容市貌。

为此,兰州市城关区政府在今年三月底,发出了关于关闭绿色市场的通告,拟于4月30日闭市,6月启动改造工程。然而因部分商户至今拒绝搬迁,该市场改造何时进行备受关注。

脏乱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绿色市场环境差的问题,有关于水产区域污物、污水乱排的问题,也有家禽区域恶臭、鸡毛乱飞的问题,还有下水不畅污水横流的问题,脏乱差成了绿色市场的标签之一。6月22日,记者来到绿色市场看到,市场东西两个大门车辆进出频繁,有很多拉运海鲜水产的大中型货车,抵达市场大院便开始排水卸货,不大的市场院落挤满各种车辆:拉货车、购物车、电动车将该市场堵得水泄不通,而且污水在路面四溢。购物市民踏着脏水,人车并行,穿梭交汇,见缝插针的三轮货运车与人擦肩而过,十分危险。

走进市场,一股浓烈的腥味就扑鼻而来。市场通道里垃圾遍地,有被拔除的小龙虾头,也有废旧塑料袋。在水产品区,正在采购的市民在巷道的污水里穿行,由于地砖年久失修,一不小心还会踩到“水雷”,溅起一身泥水渍。各商铺前还摆着许多装水产品的塑料泡沫箱子,三轮车和摩托车也停在这里,令这片区域的地面脏乱不堪,让人几乎无处下脚。

“太乱了太脏了,平日里我来这里买些鱼虾,一般都是在最前面的几家店铺购买,买完赶紧离开,多挑一会就会被气味熏晕。”前来买水产品的一位市民,边挑拣大虾边对记者说。“市场这么大,却没有一个正规的排水口和垃圾堆放处,真是太脏了。”买完食材准备离开的市民李大妈,指着路面上一处直径不足30厘米的排水地洞,无奈地摇头说到。

而据记者了解,自2002年铁路局市场搬迁入驻绿色市场后,绿色市场增加了水产、肉食等农副产品。其市场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经营的蔬菜、水果几乎不用水,市场设计时,排水道很小,排水硬件设施先天不足,但现在经营的鲜活水产品却需要大量的水,经改造的上下水设施难以满足要求,污水横流现象便成了这个市场最大的“顽症”。记者在市场通道走访时发现,一商户在排放店内的污水,水管随意放在地上,污水一部分流进通道中央的排水口,更多的则在地板上肆意乱流,就连旁边商户门前也全都是水。

采访中一位商户对记者说,市场排水系统跟不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毕竟市场用地是租来的,这些年来也未进行过改建提升,商户们只好将就着。“污水多了买主们也会嫌弃,好几次我看到有顾客要进来买东西,却因为门前污水而转身去了别的店,心里也不是滋味。”一位卖水产品的商户这样说。

市场存在多重安全隐患

记者从城关区政府了解到,绿色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使用面积8200平方米,随着规模不断增大,商铺数量增多,其用电和用火、安全管理漏洞突出。加之商户大多数为外来流动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火灾隐患也普遍存在。记者走访发现,该市场除了脏乱差问题突出外,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安全疏散等方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市消防部门提供的调查报告称,绿色市场的火灾隐患主要包括:一是防火间距不足,建筑面耐火等级低,集中聚集且部分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6米,部分区域甚至无防火间距;二是市场经营户消防安全基础薄弱,消防管理组织松散、管理人员混乱,疏散楼梯设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三是市场人员流动大,氧气罐、电气设备、电暖器等易燃、易爆物大量使用,经营户长期带险经营,一旦失火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

另据介绍,自绿色市场投入使用以来,市公安消防支队城关区大队每年投入大量警力,以日常监督检查和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多次检查并督促整改。督促市场配备了一批消防器材,还配备了微型消防车。但是由于该市场建成较早,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给彻底整改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商务、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曾责令市场方及时清理氧气瓶,防止气瓶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责令市场方对疏散楼梯设置不规范其无法改正的建筑停止使用。然而,几乎在每一个水产商铺门前都摆放着一个氧气瓶。往来的市民及商户多有吸烟者,万一不小心,气瓶漏气遇上烟头明火,可就麻烦了。

此外,市场内“三合一”(住宿、经营、存储)现象严重,电器、液化气使用混乱;水产、肉类、干鲜等商户在店外安装遮阳棚,多数陈旧且位置较低,影响消防安全通道。部分商户堆积泡沫包装物较多,有些堆放在房顶或公共区域,易引发火灾;部分商铺使用添加有毒化学物质,严重损害消费者健康。

记者采访得知,由于市场管理机构重使用、轻管理,商户们对重大火灾隐患的危险性认识不够,忽视消防安全工作,对街道、安监部门等发出的隐患整改通知书,敷衍了事,以致如今仍有整改不到位的情况。

商户拒迁影响市场改造

4月底闭市的日期已过,但绿色市场依然在运行。记者看到,虽然市场内张贴着要求商户尽快搬迁的通知,可是商户们却照常经营,一些商户店铺门前还贴着印有“本店不搬迁”的纸张。记者从城关区商务局了解到,该市场共有374户商户,已有256户与市场对面的龙呈华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签订租赁协议,其中70户已完成搬迁,剩下118户商户不同意搬迁。

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商户们不同意搬迁的理由是:新市场启动需要时间,怕搬迁后客源会大量流失,生意受影响。同时要求政府给予搬迁安置补偿费。

其实早在2015年,城关区政府在常务会中就决定,鉴于绿色市场基础设施陈旧、消防安全隐患较多等因素,拟对绿色市场实施提升改造。同时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的实际,改造需按地上建筑不超过三层,地下不进行改造的原则进行。会议还决定,必须尽快完成经营户的停业,以及原有商铺的拆除工作,在进行改造后,绿色市场的功能将定位为综合性肉菜市场。

绿色市场控股方为兰州绿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为了方便市场管理,将市场租赁给邱某,租期五年,2015年12月31日到期,由邱某负责向商户出租铺面,并接管市场经营管理工作。2015年后,兰州绿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邱某按月签订租赁合同,为加快绿色市场提升改造的脚步,合同签订至4月30日,之后再未继续续签,因此,绿色市场与租赁人邱某之间的租赁合同早已到期。

因此,绿色市场的经营户并不是铺面的所有权人,他们只是租赁人,根据相关规定,租赁人没有资格和权利要求租赁方提供搬迁费、搬迁奖励、临时安置补助费等补偿。

截至目前,该市场已有70户已完成搬迁,有118户商户不同意搬迁。目前经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市场也推出了优惠政策,新入驻的商户可享受“交五免三”的优惠,也就是入驻商户只需付两年房租,即可使用商铺五年的时间,在免费的三年期间,商户只需承担一定的利息。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健全优化市场功能,消除火灾安全隐患,绿色市场提升改造势在必行。在不久的将来,根据改造的功能定位,绿色市场或将‘变身’为综合性肉菜市场。”记者从城关区政府得知,该市场原本定于4月30日闭市,随后进行公开的招商招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改造,并且原定改造工程于6月启动。但是碍于商户们拒绝搬迁,改造何时能进行还不好说,各界对此也充满期待和关注。(来源:兰州日报首席记者杨晟途通讯员陆荣文/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