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讯】6月23日,17时许,兰州市城关区委宣传部就兰州绿色市场部分商户阻断南山路事件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就当天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有关该事件有人员被打流血的图片和视频作了说明,表示该事件在处置中未发生人员受伤流血事件,网传图片和视频并非南山路绿色市场现场视频。
(互联网上流传图片和视频是假的!)
通报中说,兰州绿色市场位于城关区和平路1号,已经营17年。随着城市发展,绿色市场设计规划定位较低、配套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等不利因素凸显,导致市场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为此,兰州市城关区政府决定对绿色市场进行关闭提升改造。
6月23日11时许,工作人员在市场门口安放“禁止进货车辆进入市场和做好市场防火工作的告知牌”时,遭到聚集在市场门口部分商户的阻止、推搡,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辱骂。11时30分许,聚集的100余名商户又将市场门口南山路双向阻断,造成南山路交通大面积瘫痪,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事发后,市区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要求有关部门开展劝解疏导和法律宣传工作。经多次劝解,未果。随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调集警力,强行疏通道路,13时40分许,道路恢复正常。
通报还说,在当天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未发生人员受伤流血事件。互联网上关于该事件有人员被打流血的图片、视频,并非南山路绿色市场现场视频。请广大网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理智对待该事件。勿造谣,勿传谣、勿信谣!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将对在互联网上故意发布捏造事实的人员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为什么要对绿色市场进行改造?
兰州绿色市场经营17年来,其规模已由最初只有3个室外大棚零散经营的小市场,发展到现在有374家商户的室内大型配送和批发市场。该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使用面积8200平方米,以销售水产海鲜品为主,年交易额在20亿元左右。
资料照片
作为全市水产品及肉禽类产品批发集散市场,该市场在丰富市民菜篮子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但是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场设计规划定位较低、配套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等不利因素凸显,导致市场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多方面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已严重影响到主城区市容市貌。
脏乱差
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绿色市场环境差的问题,有关于水产区域污物、污水乱排的问题,也有家禽区域恶臭、鸡毛乱飞的问题,还有下水不畅污水横流的问题,脏乱差成了绿色市场的标签之一。
资料照片
6月22日,记者来到绿色市场看到,市场东西两个大门车辆进出频繁,很多拉运海鲜水产的大中型货车,抵达市场大院便开始排水卸货,不大的市场院落挤满各种车辆:拉货车、购物车、电动车、将该市场堵得水泄不通,而且污水在路面四溢。购物市民踏着脏水,人车并行,穿梭交汇,见缝插针的三轮货运车与人擦肩而过,十分危险。
走进市场,一股浓烈的腥味就扑鼻而来。市场通道里垃圾遍地,有被拔除的小龙虾头,也有废旧塑料袋。在水产品区,正在采购的市民在巷道的污水里穿行,由于地砖年久失修,一不小心还会踩到“水雷”,溅起一身泥水渍。各商铺前还摆着许多装水产品的塑料泡沫箱子,三轮车和摩托车也停在这里,令这片区域的地面脏乱不堪,让人几乎无处下脚。
安全隐患多
市消防部门提供的调查报告称,绿色市场的火灾隐患主要包括:一是防火间距不足,建筑面耐火等级低,集中聚集且部分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6米,部分区域甚至无防火间距;二是市场经营户消防安全基础薄弱,消防管理组织松散、管理人员混乱,疏散楼梯设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三是市场人员流动大,氧气罐、电气设备、电暖器等易燃、易爆物大量使用,经营户长期带险经营,一旦失火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资料照片
绿色市场另一个安全隐患就是疏散通道被货品和车辆占据,一旦发生火灾或地震等灾害,市场内三百多商户,上千人很难立刻疏散逃离。
此外,市场内“三合一”(住宿、经营、存储)现象严重,电器、液化气使用做饭混乱;水产、肉类、干鲜等商户在店外安装遮阳棚,多数陈旧且位置较低,影响消防安全通道。部分商户堆积泡沫包装物较多,有些堆放在房顶或公共区域,易引发火灾;部分商铺使用添加有毒化学物质,严重损害消费者健康。
首席记者杨晟途
本期编辑刘宇玮
校对束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