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学名: ),是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水生动物。小龙虾通常携带肺吸虫,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
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其营养价值: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是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调养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小龙虾因其美味及营养丰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一。但由于环境污染,水域成分复杂,吃不干净或者未煮透的小龙虾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小龙虾是高蛋白食品,对于特禀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皮疹等。小龙虾的头颈寄生了很多的寄生虫,生吃小龙虾容易引起寄生虫感染,严重的会导致肺吸虫病的发生。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小龙虾等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过量吃小龙虾容易引起尿酸升高,发生痛风及高尿酸肾病。小龙虾的蛋白质高,含有的嘌呤也很高,如果吃小龙虾同时大量地喝啤酒,会使血尿酸增高,导致痛风发作。而且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进食后不容易消化,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有些小龙虾有毒素,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而且有些小龙虾会导致过敏,出现红色的风疹团,严重者会出现危险情况的发生。
男子吃小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经救治脱险
患者xxx,男,36岁,一向对于小龙虾情有独钟。不久前,一口气吃下了3斤小龙虾,随后便出现了肌肉酸痛、发烧的情况。但是对于身体上的异常,并没有在意,反而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健身的习惯。
随后发现尿液的颜色棕黑,像可口可乐一样,紧急就医,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医生见病情严重,立即为患者做了临时血液透析、输液等治疗,随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饮食调理,肾功能逐渐恢复了正常。身体康复后不再吃小龙虾。
据《中国江苏网》2016年的一则报道,南京的一位女士买了2公斤小龙虾,中午自己煮好后吃了20余只,剩下的被其丈夫全部吃了。到了下午2点,夫妻俩感觉不对劲,全身无力,四肢和背部肌肉酸痛,眼看着症状越来越重,也走不了路,家里人赶紧开车送到医院。
检查发现女士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都高,特别是肌酸激酶>18000μmol/L,(正常值<145μmol/L),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经抢救后症状明显减轻。
医生表示,近十多天时间里,已经先后有9人因吃了同一菜场购买的小龙虾后,出现肌肉溶解症状。横纹肌溶解症,指骨骼肌(横纹肌)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并带来一系列危害的综合征。
人体的肌肉如果遭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频繁击打,肌细胞就会溶解、坏死,肌细胞内大量的肌红蛋白、钾离子就会漏出来,大量涌入血液中。大量的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从而引起急性肾衰竭;高浓度的血钾可以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导致心脏骤停;酸中毒不但使全身器官缺氧,而且又置换出了其他细胞内的钾,使血钾进一步升高导致高钾血症,有生命危险。
哪些因素会引发横纹肌溶解?
专家表示,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十分复杂,常见的原因有:
1、机械损伤。过度运动,肌肉挤压伤,遭受毒打、电击伤、癫痫持续状态、全身性痉挛等。长跑、杠铃、健身、仰卧起坐、地震挤压、殴打等导致的横纹肌溶解。
人在剧烈运动时,如果准备不充分,一下运动过量、强度过大,加上出汗较多、体液丢失,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等,肌肉容易缺血缺氧,甚至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这时血液中的微环境发生变化,短时间内,大量增加的肌红蛋白经肾小球滤过至肾小管,引起肾小管堵塞。如果治疗不及时,则迅速发展成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中暑,高热烧伤。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连续作业,在体温升高的同时,机体肌细胞内环境出现变化,在热应激的作用下,从而出现细胞的水肿、坏死,细胞内的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入血,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相关症状。患者的肌肉疼痛、抬腿困难、茶色尿液等症状,都是血液中大量的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蓄积所致。
3、毒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大量进食小龙虾,马蜂蜇伤、蛇毒、蜘蛛毒素、蝎子毒素等;马蜂毒、部分蛇毒、蜘蛛毒等毒素是人体的异类蛋白质,可以诱发变态反应而导致肌肉溶解。
4、药物。个别他汀类降脂药,比如西立伐他汀因导致肌溶解;其他药物还有环孢素,个别抗霉菌药等;苯丙胺类兴奋剂(冰毒、摇头丸等);
5、缺氧、缺血: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全身缺氧,肌肉缺血坏死等;
6、大量饮酒。大量饮酒后,酒精直接使肌细胞鞘膜和线粒体受到毒害,导致肌细胞溶解坏死,加之酒精中毒患者长时间昏睡,自身压迫背肌、臀大肌及大腿后肌群,导致横纹肌溶解。
7、严重感染。横纹肌溶解症出现和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患者局部组织受到了病毒感染,就有可能会诱发疾病出现。比较常见的感染病毒有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科萨奇病毒等。
西医中医如何治疗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西医治疗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般治疗就是保守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生理盐水来纠正身体的电解质紊乱,并且要注意休息,可以有效缓解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引起的不适。只要在发病早期及时干预,就可以有效预防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引起的肾损伤。
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一些碱性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碳酸氢钠。这些药物能够快速缓解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带来的身体疼痛,而且这些药物对身体一般不会有副作用,还可以有效避免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复发。服药期间也要注意调整饮食,尽量选择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手术治疗是针对骨筋膜室综合症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手术可以直接切开神经部位进行肌肉减压,可以有效缓解身体肌肉的持续疼痛。手术虽然对身体有一定的创伤性,但是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剧,也可以预防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据中医专家张振忠介绍,中医认为中医认为“横纹肌溶解症”是由肺、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不足、饮食不洁、外邪热毒侵入以致经络闭塞,营卫失和、气血运行不畅,肌失所养而致。该症属中医痿症、肌痹范畴。治法: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中药方用“四妙丸”加味。组方药物:紫苏叶、藿香、葛根、赤芍、丹皮、连翘、知母、元参、紫草、银花藤、黄柏、苍术、牛膝、苡仁、生甘草。水煎服。
方中元参、赤芍、紫草、丹皮、生甘草清热凉血解毒。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苡仁祛湿热,利筋络。紫苏叶、藿香、葛根、解肌透表。知母滋阴除烦。其中紫苏叶、藿香善解虾蟹之毒。全方共奏气血两清之功。危重病人需用西药抗生素类、激素类、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以恢复肾功能,使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并把体内肌红蛋白清除,然后再用中药调理,使其恢复功能。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29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