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多人疑因食用小龙虾致肌肉溶解”的报道,让很多人产生了恐慌情绪――尤其那些喜爱“麻辣小龙虾”的“饕客”们更是惶惑;但也有一些专家辟谣:并没有证据表明横纹肌溶解就是因为食用小龙虾所导致的。无论致病原因如何,有一点是所有人都承认的事实:有一些人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它有哪些危害?能够预防么?
横纹肌溶解:较凶险的临床急症
要知道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就要先知道什么是横纹肌。
简单地说,人体的肌肉可以分为3大类,即心脏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心脏肌就是人体心脏腔室内的肌肉,它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支配――它自动进行有规律的搏动,人并不能命令它“跳”或“不跳”。
骨骼肌就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它受到人体的支配,完成人体的各类活动,包括跑、跳、持筷、运笔等等。
平滑肌就是存在于心脏以外的其他内脏器官的肌肉,例如胃肠道、泌尿道等。通俗地说就是,人体的肌肉除了心脏肌和骨骼肌以外,其他所有内脏器官的肌肉都是横纹肌,――如此说来,横纹肌溶解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人体的内脏器官都“溶解了”,那得有多可怕!这听上去有些吓人,但临床表现也确实较为凶险。令人谈之色变的SARS也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但若这种临床急症发现及处理及时,一般不会造成生命危险。
横纹肌溶解:早起诊治是关键
既然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不会造成很大的危险,那么该怎样早期判断是否是横纹肌溶解呢?一般而言,一旦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通常会有急性的肌肉疼痛、痉挛、水肿等。如果触摸患处的肌肉,就会感觉肌肉有“注水感”,这种感觉不好描述,但一旦真正触摸就立即会知道。另外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酱油色尿(黑、红或者可乐色)。其他还有如血清CK活性升高、血肌红蛋白浓度升高等,可由医生判断。另外,有一些症状也可能与横纹肌溶解有关。如体重增加、癫痫发作、关节疼痛、疲劳等。
哈夫病一种特殊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政府的通报,南京发生的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属于哈夫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说:“南京地区发现的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具有与哈夫病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如病前4~13个小时内均有食用较多小龙虾史,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无发热和关节疼痛,无神经麻痹,仅个别出现恶心症状。”
哈夫病是一种特殊的横纹肌溶解征,在食用鱼肉或贝类后出现。哈夫病的特征是患者在吃了煮熟的水产品(鱼类、甲壳类等)后24小时内出现横纹肌溶解,却没有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其他因素。究竟是什么毒索引起的,这种毒素是生物体自己合成的,还是从环境中摄入的,至今还不清楚。
哈夫是德文“浅渴湖”的意思,指海岸带由沙洲或珊瑚礁围成的局部海水水域。因为这种病最早于1924年在波罗的海海岸的科尼格斯伯格浅渴湖附近发现,在10年问出现了大约1 000例,之后在其他国家有零星报道。国外研究显示,哈夫病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多数恢复较决,症状通常在2~3天内消退,预后良好;症状较轻者,不经治疗即可自愈。这次南京地区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经及时治疗,预后均良好。小贴士:引起哈夫病的原因是什么?
小贴士:引起哈夫病的原因是什么?
从1924年首次发生哈夫病以来,各国对该病的原因作了探讨,均没有发现确切的病因。美国对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鱼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对热稳定、已烷能够提取的物质,可引起小鼠产生类似的症状,但至今尚未确定为何种物质,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多种药物均可引起横纹溶解
其实,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危险和诱发因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创伤、不科学的运动以及服用药物所导致的。
创伤引起肌肉溶解很容易理解,例如在汶川地震时,很多患者就是这种情况;而不科学的运动训练也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的产生。因为运动时,机体的能量耗损,自由基产生增加,组织渗透性加强,从而引起炎性因子释放,造成肌肉组织损伤。运动过量打破了人体自身的和谐,比不运动带来的危害甚至更大!为了避免运动过量,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还应拓展运动项目,以免单一运动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很多人都不知道,许多药物也可能引起横纹肌损害。常见的有:
1降脂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等对横纹肌有直接毒性作用,可致横纹肌溶解。如果同时服用环孢素、烟酸衍生物、伊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米贝地尔等影响细胞色素P450酶系药物的患者,则更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
2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等β2受体激动剂可引起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3苯丙胺:苯丙胺(安非他明)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4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致急性钾丢失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强利尿剂、轻泻剂类、甘珀酸(生胃酮)和长期服用甘草酸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5乙醇(酒精):急性横纹肌溶解症至少20%与乙醇有关。饮用大量乙醇的健康人可出现无症状性CK升高和组织学肌肉病变;亚临床表现或明显的横纹肌溶解常见于酗酒者。
事实上,引起严重肌肉损害的药物有150余种;而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中有80%以上的病例是由药物引起的――尤其是药物滥用的人。一般来说,若横纹肌溶解的病情较轻,那么及时停药后可能很快恢复正常,不必做特殊处理;而病情较重者,医生会采取支持疗法,早期输注大量液体;肾功能受损者,应做血液透析治疗。
有章可循防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虽然比较危险,但要预防也还是有章可循的:
1慎用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物。尤其长期饮酒者,更应慎用能引起横纹溶解症的药物。如确需应用,应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必要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停药和早治疗,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2避免不科学的运动。不科学的运动训练可导致机体能量过量耗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在20多岁的年轻人身上很多见。不科学的运动比不运动带来的危害甚至更大。所以,运动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3慎食小龙虾的外壳和内脏。小龙虾(中文学名克氏原螯虾)是一种淡水螯虾,原产北美洲,1918年作为牛蛙的饵料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被移植到中国南京地区。小龙虾的生命力非常顽强,靠水中腐败的植物和小动物为食。小龙虾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大都集中在外壳、鳃和内脏中。所以,吃小龙虾时一定要只吃小龙虾的肉,而避免吃其头和内脏(包括很多人喜欢吃的虾黄)。
4小龙虾食用前要妥善处理。小龙虾在买来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在加工小龙虾时,最好把鳃剪掉,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干净,同时要避免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