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上有关小龙虾的负面报道也层出不穷,甚至一度被网民妖魔化,说成是某国的阴谋。阴谋虽是无稽之谈,不过吃完小龙虾患病的情况却真有其事。网友"刘阳"表示自己2016年6月中旬在宁夏银川晚上7点多吃了一盘小龙虾以后,当晚10点便出现了肌肉发热、发胀的横纹肌溶解症状。更有甚者,17年上海,三名消费者在一家饭店吃完小龙虾之后,相继出现了肌肉酸痛、身体不适的症状。另外在这家店吃了小龙虾的顾客身体也出现了同样的反应。这二名顾客身体也出现了不适症状,肌肉有酸痛感,并且坐立不安,后来经过诊断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由此看来,民众内心的恐慌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一切的矛头似乎都被指向了这一盘盘美味的小龙虾。
那么,横纹肌溶解症究竟是什么毛病,有什么严重后果会让消费者如此恐慌?小龙虾和横纹肌溶解症又究竟有没有关系?
首先,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诱因可达百余种,所以可能是各种原因引起横纹肌的细胞膜、膜通道损伤,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的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主要包括肌肉疼痛、发热、少尿、无尿等,它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剧烈运动,肌肉挤压伤、代谢以及遗传等各种因素。
其次,它的症状表现为:肌肉疼痛;尤其是肩膀、大腿和腰部、肌无力、恶心和呕吐、发热或心率过快、酱油色尿或尿频(可能是急性肾损伤)、意识混乱或意识模糊等,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病情危重,最严重的后果会引起急性肾功能的衰竭!肾衰竭大家都不陌生,是非常可怕的疾病,因此民众的恐慌可能大多来自它。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确定发生在南京发生的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属于在国际上被称为"Haff病"的食源性疾病,医学上也叫海鲜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因此进食小龙虾后发生的这种疾病也称为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上面这些看似高大上的术语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这是属于食物中毒,你吃坏肚子了!"而吃坏肚子的原因是食物中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类食物主要是肉禽、水产等。污染途径可发生在养殖、储运、加工、烹饪甚至进食过程中任何环节。因此断言说小龙虾本身是致病因素是不合理的!
那么,通过烹饪的方式把龙虾做熟做透能避免得横纹肌溶解症吗?答案是不可以的,虽然目前致病因素尚未最终确定,但是可以确认的是致病因素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毒素,并非活的致病微生物,事实上所有病例也都是进食经煮熟的海鲜后发病的。因此,不同于很多其他食物中毒,烹饪并不能避免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但是烹饪煮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
如果朋友们放不下这道美食,平安好医生温馨提示您:虽然不能证明小龙虾一定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但是吃小龙虾还是要有所注意的,小龙虾的头部和虾线是细菌和寄生虫的集聚地,因此尽量避免食用。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食用小龙虾,注意饮食的卫生即可。
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我主页左下角的“免费咨询”一栏,或者到平安好医生app直接搜索我的名字,找我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