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在国内非常受欢迎,麻辣小龙虾配上冰冷的啤酒简直是一绝。小龙虾的热卖,加上小龙虾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小龙虾被国人嘲笑为最失败的外来物种。
在国人以为小龙虾要被吃到濒临绝种的时候,野生小龙虾却在野外泛滥成灾,还被列为严重入侵的外来物种。
小龙虾需求量大
80年代,小龙虾价格比较便宜,也就两三块钱一斤,因为小龙虾比较脏,人们担心食用不安全,当时吃的人还比较少。
90年代初,湖北、安徽、北京等地的夜市开始针对它的吃法进行创新,小龙虾口味很多,但辣味比较受欢迎,吸引了众多吃货,人们对便宜又新鲜的小龙虾产生了兴趣,于是小龙虾开始慢慢地火了起来。
随后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供不应求,2019年中国小龙虾总产量达200多万吨,总产值达4110亿元。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小龙虾消费量减少,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小龙虾的需求量又开始增加。
小龙虾的来历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
1927年,日本人从美国引进了小龙虾,目的是作为牛蛙的饲料。
1929年小龙虾被日本人带到了中国南京。
小龙虾繁殖能力与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强,彻底影响了本土物种的地位,在南京迅速繁殖扩展,沿着长三角扩张地盘,后来在江苏、浙江、湖北、上海等十多个省市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野生小龙虾的危害
因为放生和养殖逃逸等原因,许多的小龙虾来到了野外繁衍生息,小龙虾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高,能够忍受恶劣的环境,生长速度也很快,再加上强大的繁殖力,对当地的水生植物、两栖类、无脊椎动物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胁,造成附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农业和渔业也会受到影响。
小龙虾经常破坏水稻的幼苗,影响水稻的产量,还喜欢在稻田里挖出很多洞,导致稻田里的水流失,对田地造成破坏。云南梯田受小龙虾危害最深,每亩梯田被小龙虾挖了近百个洞,洞穴最深的有1米多。
野生小龙虾为什么没人捕捉
野生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被污染的水体里生长,环境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小龙虾的鳃或者摄食过程进入体内。
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聚集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这种耗费能量的过程,导致野生小龙虾不怎么长肉。
因为担心野生小龙虾身体里含有一些重金属和寄生虫,捕捞的野生小龙虾往往无法进入正规市场,而且野生小龙虾肉很少,口感不佳,很多餐厅都不愿意收购。加上野生小龙虾数量不固定,地域分散,捕捞和运输成本比较高,导致愿意捕捞野生小龙虾的人不多。
综合
小龙虾需求量虽大,但主要的来源来自人工养殖。野生小龙虾的质量安全没有保障,购买的人很少,加上捕捞成本高,捕捞的人也很少。
野生小龙虾适应能力强,天敌非常少,繁殖速度又快,因此在野外泛滥成灾。